出自宋代范雍《句》:
出自宋代范雍《句》,該句一般未成詩或是殘句。
注釋參考
五老峰
江西省 廬山 東南部名峰。五峰形如五老人并肩聳立,故稱。峰下 九迭屏 為 李白 讀書處;東南有白鹿洞書院遺址,為 朱熹 講學(xué)處。 唐 李白 《登廬山五老峰》詩:“ 廬山 東南 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游廬山日記》:“遍歷 五老峰 ,始知是山之陰,一岡連屬。” 清 趙翼 《新春小集》詩:“一笑 五老峰 ,突起樽俎地。”亦省作“ 五老 ”。 唐 李端 《寄廬山真上人》詩:“ 青草湖 中看 五老 , 白云山 上宿雙林?!?康有為 《廬山謠》:“ 五老 拄杖碧云中,子孫諸峰咸侍叢。”
排連
(1). 宋 代禁軍依次升遷制度。 宋 洪邁 《容齋三筆·禁旅遷補》:“國朝宿衛(wèi)禁旅遷補之制,以歲月功次而遞進(jìn)者,謂之‘排連’。”《宋史·兵志十》:“凡軍頭、十將、節(jié)級轉(zhuǎn)補,謂之‘排連’,有司按籍閲試,如列校轉(zhuǎn)員法…… 建炎 、 紹興 之間,排連轉(zhuǎn)員屢嘗損益?!?/p>
(2).對同一詩題連續(xù)鋪排。猶唱和。 宋 陳亮 《丙午復(fù)朱元晦秘書書》:“連書求作《抱膝吟》,非求秘書粧撰而排連也,只欲寫眼前景物,道今昔之變……以娛其索居野處耳。”
(3).排行相連。指結(jié)拜。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四折:“只為那兄妹排連,因此上魚水難同?!?明 凌濛初 《虬髯翁》第三出:“更兼有兄妹排連,和個好相識,愈加歡忭?!?/p>
范雍名句,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引力小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