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信恭己,天命允昭回
出自唐代陳子昂《洛城觀酺應(yīng)制》:
圣人信恭己,天命允昭回。
蒼極神功被,青云秘箓開。
垂衣受金冊(cè),張樂宴瑤臺(tái)。
云鳳休征滿,魚龍雜戲來。
崇恩逾五日,惠澤暢三才。
玉帛群臣醉,徽章縟禮該。
方睹升中禪,言觀拜洛回。
微臣固多幸,敢上萬年杯。
注釋參考
圣人
圣人 (shèngrén)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達(dá)到人類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時(shí)也專指孔子 sage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yuǎn)矣?!啤?韓愈《師說》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韓非子·五蠹》 封建時(shí)代對(duì)君主的尊稱 emperor 待圣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恭己
(1).謂恭謹(jǐn)以律己?!墩撜Z·衛(wèi)靈公》:“無為而治者,其 舜 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漢 劉向 《新序·雜事四》:“故王者勞於求人,佚於得賢, 舜 舉眾賢在位,垂衣裳恭己無為而天下治?!?唐 崔元翰 《奉和圣制三日書懷因以示百寮》:“恭己每從儉,清心常保真?!薄睹魇贰⒒鶄鳌罚骸暗勖抗Ъ阂月牐:魹槔舷壬幻??!?/p>
(2).指君主不問政事或大權(quán)旁落?!逗鬂h書·梁冀傳》:“在位二十餘年,窮極滿盛,威行內(nèi)外,百僚側(cè)目,莫敢違命,天子恭己而不得有所親豫?!薄顿Y治通鑒·漢獻(xiàn)帝建安十年》:“時(shí)政在 曹氏 ,天子恭己, 悅 志在獻(xiàn)替,而謀無所用,故作是書?!?胡三省 注:“天子恭己,言恭己南面而已,政事無所預(yù)也?!?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議院上》:“為其君者,恭己南面而已?!?/p>
天命
(1) [God's will;destiny;fate]∶指上天的意志;也指上天主宰之下的人們的命運(yùn)
樂夫天命復(fù)奚疑。——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雖曰天命。——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2) [law of nature;natural law]∶自然的規(guī)律、法則
(3) [natural span of life;one's allotted span]∶人的自然壽命;天年
詳細(xì)解釋(1).上天之意旨;由天主宰的命運(yùn)。《書·盤庚上》:“先王有服,恪謹(jǐn)天命?!薄冻o·天問》:“天命反側(cè),何罰何佑?” 唐 韓愈 《爭(zhēng)臣論》:“彼二圣一賢者,豈不知自安佚之為樂哉?誠畏天命而悲人窮也?!?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六:“且人之生也,貧富貴賤,夭壽賢愚,稟性賦分,各自有定,謂之天命,不可改也。”《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天命早已安排在那里了,倒不如聽命由天的闖著作去。” 徐遲 《狂歡之夜》:“好比太陽一定從東頭出,西頭下,農(nóng)民們都相信悲慘的生活是天命,是天理。”
(2).指自然的規(guī)律、法則?!盾髯印ぬ煺摗罚骸皬奶於炛?,孰與制天命而用之!”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誠明》:“是以天之命,物之性,本非志意所與;而能盡其性,則物性盡,天命至,有不知其所以然者而無不通?!?/p>
(3).古以君權(quán)為神授,統(tǒng)治者自稱受命于天,謂之天命?!蹲髠鳌ば辍罚骸?周 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晉 劉琨 《勸進(jìn)表》:“臣聞昏明迭用,否泰相濟(jì)。天命未改,歷數(shù)有歸?!?唐 韓愈 《請(qǐng)遷玄宗廟議》:“ 太祖 景皇帝 始為 唐公 ,肇基天命。”《三國演義》第九三回:“久聞公之大名,今幸一會(huì)。公既知天命,識(shí)時(shí)務(wù),何故興無名之兵?”
(4).謂天賦。《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鄭玄 注:“天命,謂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謂性命?!?明 王守仁 《<大學(xué)>問》:“是其一體之仁也,雖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於天命之性,而自然靈昭不昧者也?!?/p>
(5).猶天年。謂人之自然壽命。 漢 枚乘 《上書諫吳王》:“今欲極天命之上壽,弊無窮之極樂,究萬乘之勢(shì),不出反掌之易。”《漢書·宣帝紀(jì)》:“朕惟耆老之人,髮齒墮落,血?dú)馑ノ?,亦亡暴虐之心,今或罹文法,拘?zhí)囹圄,不終天命,朕甚憐之?!薄稏|觀漢記·郅惲傳》:“ 子張 病將終, 惲 往候之。 子張 視 惲 歔欷不能言。曰:‘吾知子不悲天命長(zhǎng)短,而痛二父讎不復(fù)也?!?/p>
昭回
(1).謂星辰光耀回轉(zhuǎn)?!对姟ご笱拧ぴ茲h》:“倬彼云漢,昭回于天。” 朱熹 集傳:“昭,光也?;兀D(zhuǎn)也。言其光隨天而轉(zhuǎn)也?!?唐 盧照鄰 《釋疾文·粵若》:“泮渙粲爛兮,象星漢之昭回。” 明 李贄 《雜說》:“噴玉唾珠,昭回云漢,為章於天矣?!?/p>
(2).指星辰。 唐 楊炯 《老人星賦》:“晝觀云物,夜察昭回?!?/p>
(3).指日月。 唐 上官婉兒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圖》詩:“睿詞懸日月,長(zhǎng)得仰昭回?!?唐 沉佺期 《巫山高》詩:“ 巫山 峰十二,環(huán)合隱昭回。” 前蜀 貫休 《壽春進(jìn)祝圣·千載降祥》詩:“九天宮上圣,降世共昭回?!?/p>
陳子昂名句,洛城觀酺應(yīng)制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