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葉適《送戴料院》:
質如金石堅,文比錦繡新。
利錐亦穎透,大樸終還淳。
憶昨慨其離,早合儀朝紳。
于今悄復去,奈何猶選人。
西風管搖落,黃{1~1}菊別有春。
茫茫九衢內,白汗沾紅塵。
誰拋連城富,卻買徑寸珍。
世路豈云極,念子行李頻。
注釋參考
于今
于今 (yújīn) 至今 up to the present;since 車站一別,于今十年 如今;到現在 nowaday;now奈何
奈何 (nàihé) 怎么辦 how 無可奈何 如何 how 奈何不禮 不予我城奈何?!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 為之奈何?!妒酚洝ろ椨鸨炯o》 且為之奈何。 奈何取之盡錙銖。(錙銖(zīzhū ),古代重量單位,一銖等于二十四分之一兩,六銖為一錙,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宮賦》 奈何飲于酒肆?!巍?司馬光《訓儉示康》 懲治;對付 do sth.to a person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選人
(1). 唐 代稱候補、候選的官員。后沿用之。 唐 張籍 《答劉競》詩:“ 劉君 久被時拋擲,老向城中作選人?!?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四:“選人之制始於 唐 ,自中葉以來,藩鎮(zhèn)自辟召,謂之版授,時號假版官,言未授王命假攝之耳?!?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一》:“昔有選人 陳 某,過 滄州 ,資斧匱竭,無可告貸。”
(2).指選拔出來的優(yōu)秀人才。《續(xù)資治通鑒·宋英宗治平三年》:“朕昔奉朝請,望侍從大臣以為皆天下選人,今多不然;聞學士之言,始知有人矣?!?/p>
葉適名句,送戴料院名句。注釋由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