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鄧肅《次鼓腹謠元韻》:
我心不轉(zhuǎn)本非石,世路爬沙任退尺。
杯酒高懷獨(dú)未忘,只有三萬六千日。
原憲雖貧亦非窮。
石發(fā)溪毛放箸空。
已遣寸毫飽風(fēng)月,安得高堂列鼎鐘。
明朝莫怕山如削,夾路花香破酒惡。
世間得失競(jìng)雞蟲,一笑危岑天地廓。
注釋參考
石發(fā)
生于水邊石上的苔藻?!冻鯇W(xué)記》卷二七引 晉 周處 《風(fēng)土記》:“石髮,水苔也,青緑色,皆生於石也。” 唐 楊炯 《青苔賦》:“別生分類, 西京 南越 ,則烏韭兮緑錢,金苔兮石髮。” 宋 林逋 《過蕪湖縣》詩:“更好兩三僧院舍,松衣石髮鬭山幽?!?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草十·陟厘》:“石髮有二,生水中者為陟釐,生陸地者為烏韭?!?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下:“調(diào)山薯羹,煮脫粟飯,水母石髮,俊味臚陳?!?/p>
溪毛
溪邊野菜。語出《左傳·隱公三年》:“茍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杜預(yù) 注:“溪,亦澗也。毛,草也?!?宋 辛棄疾 《鷓鴣天·睡起即事》詞:“呼玉友,薦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 明 劉基 《次韻和王文明雨中雜興》之一:“農(nóng)人愁餓莩,採(cǎi)擷到溪毛?!?清 吳偉業(yè) 《麥蠶》詩:“三眼收滯穗,五色薦溪毛。”
谿毛:溪澗中的水草。語本《左傳·隱公三年》:“澗谿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杜預(yù) 注:“毛,草也?!?孔穎達(dá) 疏:“即下文蘋蘩蕰藻是也?!?清 許迎年 《萊陽二姜先生祠》詩:“ 海涌 峰頭祠廟在,谿毛特為薦馨香?!?/p>
鄧肅名句,次鼓腹謠元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