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九齡《祠龐潁公》:
賢哉龐潁公,天相佑仁宗。
清規(guī)映當代。
勁節(jié)摩秋空。
皇佑維四年,蠻寇南海邕。
委身任虎將,獻馘魯侯宮。
又能識君實,薦鶚如孔融。
人言主與賓,霜降鳴豐鐘。
至今勛業(yè)在,隱然齊岱嵩。
少時居蔭下,讀書此堂中。
三年足不市,紛華塵垢同。
平生經(jīng)給予志,于此涵養(yǎng)豐。
梁間產(chǎn)靈芝,秀異郁青蔥。
殿角存琬琰,揮毫氣吐虹。
常時有識者,固知非臥龍。
一朝十載遇,談笑集勛庸。
后人勤仰止,圖像君子容。
蕭然堂廡間,香火一時共。
地遠塵不到,山高氣自雄。
松竹交蔭郁,桃李間繁穠。
堂經(jīng)百年久,隳圮幾一空。
斷砌行春蚓,敗壁號秋蛩。
僧有惟{左面右力}者,鼎施葺施工。
興仆廣湫隘,疏林撤翳蒙。
至今山下路,冠蓋仍憧憧。
我來為此邑,坐閱三年窮。
催科本自拙,撫字亦何功。
惟有心如水,庶幾踵前蹤。
適當歲初吉,斂板揖清風。
來攜一壺酒,謹致三酬恭。
昔嘗懷此念,今乃遂我衷。
作詩留壁間,聊以寫鄙悰。
注釋參考
常時
(1).固定的時間。 漢 王粲 《務本論》:“種有常時,耘有常節(jié),牧有常期?!?/p>
(2).平時。 唐 杜甫 《天河》詩:“常時任顯晦,秋至轉(zhuǎn)分明?!薄都t樓夢》第一○一回:“常時我見你不象今兒回來的快,問你一聲兒,也沒什么生氣呢?!?/p>
(3).時常,常常。 明 高深甫 《九回腸·離思》曲:“眉尖上,常時描出愁模樣?!薄秊in{1*1}瓶{1*1}梅詞話》第四三回:“俺家的常時打攪這里,多蒙看顧?!薄度辶滞馐贰返谒乃幕兀骸叭寺犚娝@些話,也就常時請他來吃杯酒?!?/p>
有識
(1).有見識。 漢 劉向 《說苑·善說》:“夫以 秦 楚 之強而報讎於弱 薛 ,譬之猶摩蕭斧而伐朝菌也,必不留行矣。天下有識之士無不為足下寒心酸鼻者。”《后漢書·皇后紀下·靈思何皇后》:“時有識之士心獨怪之,后遂因 何氏 傾沒 漢 祚焉?!?元 孔齊 《至正直記·防微杜漸》:“有識之男子,必當絶之于始,慎勿使婦人姑息,傷大義也?!?郭沫若 《羽書集·忠告日本政治家》:“壯年入貴族院,曾銳意于貴族院之改革, 日本 的有識者都以為這位貴公子是相當有為?!?/p>
(2).指有見識的人。《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夫陛下以一人之譽而召臣,一人之毀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識聞之,有以闚陛下也?!薄逗鬂h書·伏湛傳》:“微過斥退,久不復用,有識所惜,儒士痛心?!?/p>
(3).指成年或能曉事之年。《文選·張華<答何劭>詩之二》:“自予及有識,志不在功名?!?呂延濟 注:“有識,自三十成立之后?!?明 沉德符 《野獲編·戶部·勸農(nóng)》:“然余初有識時,尚見勸農(nóng)舊扁于府署之門。”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傳略》:“及 夫之 有識而侍兄,先於 敞 者十餘年, 敞 所未及知而 夫之 知之?!?/p>
(4).佛教語。猶有情。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誦經(jīng)·釋法宗》:“ 釋法宗 , 臨海 人。少好游獵,嘗於 剡 遇射孕鹿,墮胎。鹿母御箭,猶就地舐子。 宗 乃悔悟,知貪生愛子是有識所同。於是摧弓折矢出家業(yè)道?!眳⒁姟?有情 ”。
知非
(1).五十歲的代稱?!痘茨献印ぴ烙枴罚骸肮?蘧伯玉 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謂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過失。后因以“知非”稱五十歲。 唐 白居易 《自詠》:“誠知此事非,又過知非年。” 宋 李清照 《<金石錄>后序》:“余自少 陸機 作賦之二年,至過 蘧瑗 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 清 鈕琇 《觚賸·除夜覘士》:“﹝ 陳楚產(chǎn) ﹞齒踰知非,始補弟子員。”
(2).省悟以往的錯誤。 唐 趙嘏 《東歸道中》詩之一:“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 寧調(diào)元 《東蛻庵三什》:“北瘦南肥各迥然,知非遙想待他年?!?/p>
臥龍
臥龍 (wòl(fā)óng) 比喻隱居或未露頭角的杰出人才 outstanding person who lives in solitude 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度龂尽ぶT葛亮傳》王九齡名句,祠龐潁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