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說東陽守,登樓為爾期
出自唐代皎然《送李秀才赴婺州招》:
山開江色上,孤賞去應(yīng)遲。
綠水迎吳榜,秋風(fēng)入楚詞。
猿清獨宿處,木落遠(yuǎn)行時。
見說東陽守,登樓為爾期。
注釋參考
見說
(1).告知,說明。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三:“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見説來意,并問此是何處?!?/p>
(2).猶聽說。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見説 蠶叢 路,崎嶇不易行?!薄冻蹩膛陌阁@奇》卷八:“今日見説,卻記得你前年間曾言 蘇州 所遇,果非虛話了?!?清 李漁 《蜃中樓·離愁》:“見説紅顏薄命,不信今生心兒愿兒果得盈?!?/p>
東陽守
指 南朝 梁 沉約 。 明 沉青門 《桂枝香·春閨怨》曲:“教我怎生推去,漸成沉痼。較當(dāng)初,瘦比 東陽 守,今來恐不如?!眳⒁姟?東陽銷瘦 ”。
登樓
(1).上樓。 南朝 宋 謝靈運 《南樓中望所遲客》詩:“登樓為誰思,臨江遲來客?!?宋 戴復(fù)古 《無策》詩:“老覺登樓懶,心知涉世疎。”《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道:‘正是,我們何不登樓一望?!?/p>
(2).指 漢 末 王粲 避亂客 荊州 ,思?xì)w,作《登樓賦》之事。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詩之五:“羣盜哀 王粲 ,中年召 賈生 。登樓初有作,前席竟為榮?!?宋 陸游 《秋望》詩:“一樽莫恨盤飧薄,終勝登樓憶故鄉(xiāng)?!?金 元好問 《鄧州城樓》詩:“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誰解賦登樓?!?元 戴良 《懷宋庸庵》詩:“ 祖逖 念時空擊檝, 仲宣 多難但登樓。”參見“ 登樓賦 ”。
(3).特指登上御樓,赦免囚徒。古代帝王大赦儀式之一種。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二年三月》:“陛下還京,登樓肆赦,則天下之人,盡皆遷善遠(yuǎn)罪。”《宋史·禮志二十》:“﹝御樓肆赦﹞其日,刑部録諸囚以俟。駕還至 宣德門 內(nèi)幄次,改常服,羣臣就位,帝登樓御坐,樞密使、宣徽使侍立,仗衛(wèi)如儀。”《宋史·樂志一》:“今郊祀禮畢,登樓肆赦,然后還宮?!薄端问贰分径罚骸盎实蹥w大次奏《定安》,登樓禮成奏《圣安》,駕回奏《采茨》。”
為爾
猶言如此。 晉 王羲之 《問慰諸帖上》:“吾至乏劣,為爾日日,力不一一。”《南史·王融傳》:“為爾寂寂, 鄧禹 笑人?!?/p>
皎然名句,送李秀才赴婺州招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