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苦不一致,精麤還有差
出自宋代梅堯臣《答宣城張主簿遺鴉山茶次其韻》:
昔觀唐人詩,茶詠鴉山嘉。
鴉銜茶子生,遂同山名鴉。
重以初槍旗,采之穿煙霞。
江南雖盛產(chǎn),處處無此茶。
纖嫩如雀舌,煎烹比露芽。
競收青篛焙,不重漉酒紗。
顧渚亦頗近,蒙頂來以遐。
雙井鷹掇爪,建溪春剝葩。
日鑄弄香美,天目猶稻麻。
吳人與越人,各各相◇◇夸。
傳買費金帛,愛貪無夷華。
甘苦不一致,精麤還有差。
至珍非貴多,為贈勿言些。
如何煩縣僚,忽遺及我家。
雪貯雙砂罌,詩琢無玉瑕。
文字搜怪奇,難於抱長蛇。
明珠滿紙上,剩畜不為奢。
玩久手生胝,窺久眼生花。
嘗聞茗消肉,應(yīng)亦可破瘕。
飲啜氣覺清,賞重嘆復(fù)嗟。
嘆嗟既不足,吟誦又豈加。
我今實強為,君莫笑我耶。
注釋參考
甘苦
甘苦 (gānkǔ) 甜味與苦味。比喻美好的境遇和惡劣的境遇 weal and woe;sweetness and bitterness 燕王弔死問孤,與百姓同甘苦?!妒酚洝ぱ嗾俟兰摇?一根紅線貫穿,顆顆紅心相連,大家同呼吸,共甘苦?!稙榱肆粋€階級弟兄》 在工作或經(jīng)歷中體會到的滋味,多偏指苦的一面 hardships and difficulties experienced in work 其中甘苦,唯我自知 沒有教過書,就不知道其中的甘苦 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飽嘗甘苦不一
不一 (bùyī) 不一致,不相同 differ 意見不一 有差異,質(zhì)量不同 vary 質(zhì)量不一 舊時書信末尾用語,表示不一一詳說 phrase used at the end of letters,indicating that many things have been left unsaid精麤
見“ 精粗 ”。
有差
不一,有區(qū)別?!逗鬂h書·張敏傳》:“今託義者得減,妄殺者有差,使執(zhí)憲之吏得設(shè)巧詐?!?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路之父老,負擔(dān)壺漿,遠近迎謁。上皆親加存問。受其獻饋,錫賚有差?!?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nèi)臣職掌紀(jì)略》:“ 浙江 等處,歲供糯米、小麥、黃豆,及穀草、稻皮、白麵有差?!?清 昭槤 《嘯亭雜錄·仲副憲》:“又劾大學(xué)士 趙國麟 、侍郎 許???等往工部胥役 俞 姓家弔喪,有失大臣之體。諸人為之降黜有差?!?/p>
梅堯臣名句,答宣城張主簿遺鴉山茶次其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毀滅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