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道夜過平望驛,不知朝發(fā)洞庭山
出自清代朱彝尊《鴛鴦湖棹歌 之九十四》:
石尤風(fēng)急駐蘇灣,逢著鄰船販橘還。
只道夜過平望驛,不知朝發(fā)洞庭山。
注釋參考
只道
只說;只以為。 宋 楊萬里 《秋雨嘆》詩(shī):“居人只道秋霖苦,不道行人坭更深?!?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七:“料那人爭(zhēng)知我,如今病未愈,只道把他孤負(fù)?!薄端疂G傳》第二三回:“小弟只道他死了,因此一徑地逃來,投奔大官人處,躲災(zāi)避難?!?/p>
平望
(1).平視?!妒酚洝ぬ旃贂罚骸胺餐茪?,仰而望之,三四百里;平望,在桑榆上,千餘(里)二千里;登高而望之,下屬地者三千里?!?/p>
(2). 三國(guó) 魏 宮觀名。在 穀水 以北。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穀水》:“其水至 天淵池 東出 華林園 ,逕 聽訟觀 南,故 平望觀 也?!?/p>
(3).鎮(zhèn)名。在 江蘇省 吳江縣 西南。 唐 於此置驛, 宋 置寨, 元 以后皆置巡司。 元 末 張士誠(chéng) 派水師屯駐 平望 ,即此。
不知
是指對(duì)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洞庭
(1).廣闊的庭院?!肚f子·天運(yùn)》:“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間,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三國(guó) 魏 曹植 《七啟》:“爾乃御文軒,臨洞庭?!?宋 蘇軾 《坤成節(jié)集英殿教坊詞·教坊致語(yǔ)》:“洞庭九奏,始識(shí)《咸池》之音;靈岳三呼,共獻(xiàn)后天之祝?!?/p>
(2).湖名。即 洞庭湖 ?!俄n非子·初見秦》:“ 秦 與 荊 人戰(zhàn),大破 荊 ,襲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唐 韓愈 《岳陽(yáng)樓別竇司直》詩(shī):“ 洞庭 九州間,厥大誰(shuí)與讓?”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莪州公詩(shī)》:“ 洞庭 春水添新漲,好看雙飛返故林。”參見“ 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別名。《文選·左思<吳都賦>》:“指 包山 而為期,集 洞庭 而淹留?!?劉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東,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謂 洞庭 ?!眳⒁姟?太湖 ”。
(4).山名。在 江蘇省 太湖 中。有東西二山,東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后與陸地相連成半島。西山即古 包山 。
朱彝尊名句,鴛鴦湖棹歌 之九十四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