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流信多美,況復秋風發(fā)
出自唐代陳陶《早發(fā)始興》:
云里山已曙,舟中火初爇。
綠浦待行橈,玄猿催落月。
沿流信多美,況復秋風發(fā)。
掛席借前期,晨雞莫嘲哳。
注釋參考
沿流
(1).謂順流而下。《南史·何尚之傳》:“能見殺者君也,能拒詔者僕也。君不能見殺,政有沿流之計耳?!?/p>
(2).沿襲流傳。 明 李贄 《東土達磨》:“絶言忘句,玄酒太羹,子孫千億,沿流不絶,為法忘軀,可謂知所重矣?!?/p>
況復
亦作“況復”。1.更加;加上。 隋煬帝 《白馬篇》:“本持身許國,況復武功彰?!?唐 杜甫 《寄杜位》詩:“干戈況復塵隨眼,鬢髮還應雪滿頭?!?明 梁辰魚 《于虎丘殿階遇張月容》曲:“眼波橫,況復香肩偷憑?!?/p>
(2).何況,況且?!蛾悤そ倐鳌罚骸皼r復才未半古,尸素若茲。” 唐 馬總 《意林·傅子》:“蜘蛛作羅,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況復人乎?” 唐 劉駕 《寄遠》詩:“得書喜猶甚,況復見君時?!?/p>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詩》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視,況復不相識?!?/p>
風發(fā)
(1).風起?!对姟u風·匪風》:“匪風發(fā)兮,匪車揭兮?!薄段簳ぶ猩酵跤鳌罚骸凹慈?黃石公 所謂戰(zhàn)如風發(fā),攻如 河 決?!?/p>
(2).比喻迅疾。 漢 揚雄 《河東賦》:“風發(fā)飆拂,神騰鬼趡。”《資治通鑒·晉成帝咸和五年》:“俟足下軍到,風發(fā)相赴。” 胡三省 注:“風發(fā),言其速也?!?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青年之所思惟,大都歸罪惡于古之文物,甚或斥言文為蠻野,鄙思想為簡陋,風發(fā)浡起,皇皇焉欲進 歐 西之物而代之,而于適所言十九世紀末之思潮,乃漠然不一措意?!?/p>
(3).奮發(fā)。 晉 袁宏 《后漢紀·靈帝紀中》:“移神器於將興,推亡 漢 於已墜,實神機之至會,風發(fā)之良時。” 唐 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 柳子厚 ﹞儁杰廉悍,議論證據(jù)今古,出入經(jīng)史百子,踔厲風發(fā),率常屈其座人?!?/p>
(4).發(fā)瘋?!段饔斡洝返诙呋兀骸昂?行者 !風發(fā)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個人!”《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三:“﹝ 劉秀才 ﹞看著行動舉止,聲音笑貌,宛然與 鄭氏 一般無二。眾人多道是:‘這養(yǎng)娘風發(fā)了。’”
陳陶名句,早發(fā)始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