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雜分萬變,忽若風(fēng)中塵
出自唐代元稹《和樂天贈(zèng)樊著作》:
君為著作詩,志激詞且溫。
璨然光揚(yáng)者,皆以義烈聞。
千慮竟一失,冰玉不斷痕。
謬予頑不肖,列在數(shù)子間。
因君譏史氏,我亦能具陳。
羲黃眇云遠(yuǎn),載籍無遺文。
煌煌二帝道,鋪設(shè)在典墳。
堯心惟舜會(huì),因著為話言。
皋夔益稷禹,粗得無間然。
緬然千載后,后圣曰孔宣。
迥知皇王意,綴書為百篇。
是時(shí)游夏輩,不敢措舌端。
信哉作遺訓(xùn),職在圣與賢。
如何至近古,史氏為閑官。
但令識(shí)字者,竊弄刀筆權(quán)。
由心書曲直,不使當(dāng)世觀。
貽之千萬代,疑言相并傳。
人人異所見,各各私所遍。
以是曰褒貶,不如都無焉。
況乃丈夫志,用舍貴當(dāng)年。
顧予有微尚,愿以出處論。
出非利吾已,其出貴道全。
全道豈虛設(shè),道全當(dāng)及人。
全則富與壽,虧則饑與寒。
遂我一身逸,不如萬物安。
解懸不澤手,拯溺無折旋。
神哉伊尹心,可以冠古先。
其次有獨(dú)善,善己不善民。
天地為一物,死生為一源。
合雜分萬變,忽若風(fēng)中塵。
抗哉巢由志,堯舜不可遷。
舍此二者外,安用名為賓。
持謝著書郎,愚不愿有云。
注釋參考
合雜
(1).混雜;嘈雜。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儒教》:“流俗婦人,多於 孔廟 祈子,殊為褻慢,有露形登 夫子 之榻者。 后魏 孝文 詔 孔子廟 ,不聽婦人合雜祈非望之福。然則聾俗所為,有自來矣?!?唐 吉皎 《七老會(huì)詩》:“寧用管弦來合雜,自親松竹且清虛?!?/p>
(2).猶交錯(cuò)。 唐 蔡希綜 《法書論》:“八分、章草、古隸等體要相合雜,發(fā)人意思?!?/p>
忽若
(1).恍若,好像。 戰(zhàn)國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賦》:“於是處子怳若有望而不來,忽若有來而不見?!?三國 魏 曹植 《七啟》:“於是逍遙暇豫,忽若忘歸?!?/p>
(2).倘或,假使。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冥跡》:“其子聽之感慟,因自誓:忽若作人,當(dāng)再為 顧 家子?!薄抖鼗妥兾募し鹫f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jīng)講經(jīng)文》:“可中修善到諸天,居處生涯一切全……忽若共君生那里,尋常自在免憂煎?!?蔣禮鴻 通釋:“這段文章,‘可中’和‘忽若’并用,都是‘倘或’的意思?!薄抖鼗妥兾募つ窟B緣起》:“伏愿世尊慈悲,少借威光,忽若得見慈親,生死不辜恩德?!?/p>
元稹名句,和樂天贈(zèng)樊著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