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道日以遠,至老昧蹄筌
出自宋代夏元鼎《水調(diào)歌頭(十之二)》:
要識刀圭訣,一味水銀鉛。
驢名馬字,九三四八萬千般。
愚底轉(zhuǎn)生分別,劃地喚爺作父,荊棘滿心田。
去道日以遠,至老昧蹄筌。
譬如人,歸故國,上輕帆。
順風得路,夜里也行船。
豈問經(jīng)州過縣,管取投明須到,舟子自能牽。
悟道亦如此,半句不相干。
注釋參考
道日
指修養(yǎng)達到崇高境界之日。 清 陳確 《與吳仲木書》:“癡頑若此,因得茍全性命于此世,然去道日遠矣?!?/p>
老昧
年老昏憒。 宋 范仲淹 《奏乞選河北州縣官員》:“臣料按察使奏黜者,不過老昧貪猥之人?!?/p>
蹄筌
(1).語本《莊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碧?,兔罝;筌,魚笱。謂語言蹄筌都是有形的跡象,道理與獵物才是目的。后常以“蹄筌”指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或反映事物的跡象?!端螘ぶx靈運傳》:“磻弋靡用,蹄筌誰施?!?南朝 陳 姚最 《<續(xù)畫品>序》:“自非淵識博見,熟究精麤,擯落蹄筌,方窮至理?!?清 畢沅 嚴長明 《壽王述庵聯(lián)句》:“幽思吞卦畫,妙解證蹄筌。”
(2).指水產(chǎn)和野味。 清 趙翼 《楊桐山招飲》詩:“世人競翊開華筵,廣徵水陸窮蹄筌。”
夏元鼎名句,水調(diào)歌頭(十之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