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寧中,軾通守此郡。除夜,直都廳,囚系皆
百年一俯仰,五勝更王囚。
同僚比岑范,德業(yè)前人羞。
坐令老鈍守,嘯諾獲少休。
卻思二十年,出處非人謀。
齒發(fā)付天公,缺壞不可修。
注釋
【原題】:
熙寧中,軾通守此郡。除夜,直都廳,囚系皆滿,日暮不得返舍,因題一詩於壁,今二十年矣。衰病之余,復(fù)忝郡寄,再經(jīng)除夜,庭事蕭然,三圄皆空。蓋同僚之力,非拙朽所致,因和前篇呈公濟子侔二通守今詩
熙寧中,軾通守此郡。除夜,直都廳,囚系皆問答
問:《熙寧中,軾通守此郡。除夜,直都廳,囚系皆》的作者是誰?
答:熙寧中,軾通守此郡。除夜,直都廳,囚系皆的作者是蘇軾
問:熙寧中,軾通守此郡。除夜,直都廳,囚系皆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熙寧中,軾通守此郡。除夜,直都廳,囚系皆是宋代的作品
問:山川不改舊,歲月逝肯留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山川不改舊,歲月逝肯留 出自 宋代蘇軾的《熙寧中,軾通守此郡。除夜,直都廳,囚系皆》
問:山川不改舊,歲月逝肯留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山川不改舊,歲月逝肯留 的下一句是 百年一俯仰,五勝更王囚。
問:出自蘇軾的名句有哪些?
答:蘇軾名句大全
- 寄題殊公禪老黃云閣二首人悅禪翁巧結(jié)廬,更營飛閣取幽虛。溪山雨后翠欲活,欞檻風(fēng)來清有馀。龍象幾年成佛界,猨猱深夜雜僧居。還如夢得聞涵碧,誰寫丹青復(fù)寄予。
- 頌古三十九首百千諸佛問來由,崔顥曾題黃鶴樓。雪后竹籬梅亂放,一枝臨水最風(fēng)流。
- 侍仲舅同諸表游山來游大梅山,涉山知幾重。平行千仞岡,俯瞰他山峰。一步一步高,勢欲凌虛空。左顧九地底,樓臺鳴鼓鐘。蓬萊反在下,直恐船引風(fēng)。又疑海水竭,洞見馮夷宮。行行愈就順,故步尋苔封。十年舊主人,相對如夢中。清談虛閣上,坐到夕陽舂。年來頗畏影,掣身慕冥鴻。入山非不深,猶有行人蹤。安得更深居,尚友荷衣翁。未問梅子熟,寧能噉青松。庶幾過吾心,余生得從容。
- 同王十七庶子李六員外鄭二侍御同年四人游龍門有感而作一曲悲歌酒一尊,同年零落幾人存。世如閱水應(yīng)堪嘆,名是浮云豈足論。各從仕祿休明代,共感平生知己恩。今日與君重上處,龍門不是舊龍門。
-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銀臺金闕夕沈沈,獨宿相思在翰林。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渚宮東面煙波冷,浴殿西頭鐘漏深。猶恐清光不同見,江陵卑濕足秋陰。
- 題崔常侍濟上別墅(時常侍以長告罷歸,今故先報泉石)求榮爭寵任紛紛,脫葉金貂只有君。散員疏去未為貴,小邑陶休何足云。山色好當(dāng)晴后見,泉聲宜向醉中聞。主人憶爾爾知否,拋卻青云歸白云。
- 過招國李家南園二首潘岳無妻客為愁,新人來坐舊妝樓。春風(fēng)猶自疑聯(lián)句,雪絮相和飛不休。長亭歲盡雪如波,此去秦關(guān)路幾多。惟有夢中相近分,臥來無睡欲如何。
- 歲寒雜詠筍入欄干曲透茅,青瑯玕脫紫文苞。晚來拆草驗生意,一夜能添二尺高。
- 病中止酒平生萬事輕,惟以酒自娛。當(dāng)其愛酒時,一日不可無。老來因?qū)偌?,不飲五月余。客飲我不羨,而況逢麴車。見杯不思斟,見樽不思酤。終日但清坐,此心長泊如。只悟世人情,逐物非一途。仕者嫮貂蟬,貨者珍金珠。賜泰嗤原貧,由勇誚孔迂。何物其樂憂,何人定巧愚。病后得反身,曠然同太虛。其余君莫問,麴生尚可疏。
- 謝毗陵使君惠畫都尉風(fēng)流貴公子,結(jié)交海內(nèi)知名士。磨礱禁臠驕侈習(xí),雅意登山與臨水。十幅煙江疊嶂圖,當(dāng)時展玩忘朝晡。老仙一顧嘆奇絕,落筆妙語春華敷。此詩千載傳不朽,此畫如今寧復(fù)有,我來薄宦大江濱,無價之珍俄入手。一山雄特倚天立,下視群峰如拱揖。斷崖飛出玉虬龍,元氣淋淳鬼神泣。山中喬木堪棟梁,山外煙波凝翠光。數(shù)間野讓傍林樾,一葉扁舟浮淼茫。往時只誦蘇公句,想像都尉圖中趣。豈期今日見逼真,端與前輩同機杼。自憐老大無他求,塵勞羈絆空悠悠。安得千巖萬壑里,尋幽擇勝逍有所游。我心欲往足無力,縱觀此畫如親歷。毗陵使君真可人,嘉惠不啻千金直。平生辭愛關(guān)鑰嚴,茲焉詎敢傷於廉。毗陵萬口皆歸重,道義相與吾何嫌。
- 放侯印,趁漁艇——— 黃裳瑤池月(煙波行)
- 聞?wù)f樓居似地仙,不知門外有塵寰。——— 蘇軾單同年求德興俞氏聚遠樓詩三首
- 井乾人立久,蘆密獸行鳴——— 徐照桂陽道中
- 知君苦思緣詩瘦,大向交游萬事慵——— 杜甫暮登四安寺鐘樓寄裴十迪
- 漫宮粉堆黃,髻妝啼舊——— 劉辰翁掃花游(和秋崖見壽。秋崖時謁選,留詞去)
- 自幸知韋布,相期到廟堂——— 曾豐題曾見卓時思亭
- 嘗聞平楚獄,為報里門高——— 劉禹錫河南觀察使故相國袁公挽歌三首
- 露章還子舍,孝理副宸闈——— 強至依韻和彭九及之歸養(yǎng)之什
- 君父臨之安所避,凌晨起坐涕淋浪——— 劉克莊五月旦日雞鳴夢袖疏墀下先君問言何事答曰猶
- 法門千萬偈,奧妙演無倫——— 宋太宗緣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