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應避馮河勇,搏獸終歸舞獸仁
出自宋代鄭清之《林治中近有捕虎之役調(diào)以拙詩》:
豺狼當?shù)缹嵖班粒腿殪遁诵Τ肌?br>馮婦下車宜眾說,將軍射石見心真。
渡河應避馮河勇,搏獸終歸舞獸仁。
他日朕虞須命益,九官濟濟定相親。
注釋參考
渡河
渡河 (dùhé) 通過江河 cross a river馮河
徒步涉水渡河。引申為有勇無謀、冒險行動。《易·泰》:“用馮河,不遐遺?!?孔穎達 疏:“無舟渡水,馮陵于河,是頑愚之人?!薄对姟ば⊙拧ばF》:“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毛 傳:“馮,陵也。徒涉曰馮河,徒搏曰暴虎?!?清 魏源 《<海國圖志>敘》:“以實事程實功,以實功程實事,艾三年而蓄之,網(wǎng)臨淵而結(jié)之,毋馮河,毋畫餅,則人材之虛患祛其二。” 梁啟超 《過渡時代論》:“攘臂馮河而渡者,其 美利堅 、 匈牙利 耶?”
終歸
終歸 (zhōngguī) 到底;畢竟 after all;in the end 他們終歸還是決定從陸路走舞獸
《書·舜典》:“ 夔 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敝^百獸隨樂起舞。后用于歌頌君王圣明。 宋 歐陽修 《群玉殿賜宴》詩:“惟能同舞獸,聞樂識和聲?!?/p>
鄭清之名句,林治中近有捕虎之役調(diào)以拙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