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如太古民,營窟避寒威
出自宋代司馬光《酬永樂劉秘校四洞詩》:
貧居苦湫隘,無術(shù)逃炎曦。
穿地作幽室,頗與朱夏宜。
寬者容一席,狹者分三支。
芳草植中唐,嘉卉周四垂。
詎堪接賓宴,適足供兒嬉。
自問安取法,前修果慕誰。
非如太古民,營窟避寒威。
又非學(xué)射人,空石專致思。
又非沮漆俗,陶復(fù)習(xí)西夷。
又非楚司馬,金奏相賓儀。
又非鄭伯有,壑谷甘糟醨。
又非越五子,丹穴免憂危。
又非張巨和,崇巖立師資。
所慕於陵子,欲效蚓所為。
微竅足藏身,槁壤足充饑。
養(yǎng)生既無憾,此外安敢知。
唯祈膏澤布,歌嘯樂余滋。
豈羞泥涂賤,甘受高明嗤。
何言清尚士,善頌形聲詩。
困剝固未嘗,進復(fù)敢終辭。
注釋參考
太古
太古 (tàigǔ) 最古老的時代 remote antiguity營窟
(1).上古時掘地或累土而成的住所。一說是相連的洞穴?!抖Y記·禮運》:“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 孔穎達 疏:“冬則居營窟者,營累其土而為窟,地高則穴於地,地下則窟於地上。謂於地上累土而為窟?!薄睹献印る墓隆罚骸爱?堯 之時,水逆行,氾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焦循 正義:“按《説文·宮部》云:營,帀居也。凡市闤、軍壘,周帀相連皆曰營。此‘營窟’當是相連為窟穴?!?元 吳萊 《三彭傳》:“橧巢營窟,風(fēng)雨漂搖。”
(2).營造洞穴。 清 錢謙益 《續(xù)次敬仲韻》之四:“兔知霜降先營窟,蟲為苗蕃早蝕根?!?/p>
(3).比喻經(jīng)營藏身避患之地。 唐 溫庭筠 《病中書懷呈友人》詩:“處己將營窟,論心若合符。” 明 吳騏 《感時書事寄計子山陸孝曾》詩:“營窟謀初遂,憑城氣轉(zhuǎn)揚?!?清 魏源 《<海國圖志>敘》:“去偽,去飾,去畏難,去養(yǎng)癰,去營窟,則人心之寐患祛其一?!眳⒁姟?狡兔三窟 ”。
(4).營地。
避寒
(1).御寒;免受寒冷。《素問·移精變氣論》:“往古人居禽獸之閒,動作以避寒,陰居以避暑?!?漢 陸賈 《新語·本行》:“豆飯菜羹,不足以接餒;二三子布弊褞袍,不足以避寒。” 唐 韋應(yīng)物 《趨府候曉呈兩縣僚友》詩:“立馬頻驚曙,垂簾卻避寒。”
(2).天氣寒冷時移居溫暖之地?!逗鬂h書·西南夷傳·冉駹》:“土氣多寒,在盛夏冰猶不釋,故夷人冬則避寒,入 蜀 為傭?!?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故夷人冬則避寒入 蜀 ,庸賃自食。”
司馬光名句,酬永樂劉秘校四洞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