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姚合《寄友人》
日暮掩重扉,抽簪復(fù)解衣。漏聲林下靜,螢色月中微。
秋霽露華結(jié),夜深人語稀。殷勤故山路,誰與我同歸。
注釋參考
日暮
日暮 (rìmù) 太陽快落山的時候 at dusk 日暮時分,炊煙裊裊 日暮,所擊殺者無慮百人?!濉?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抽簪
謂棄官引退。古時作官的人須束發(fā)整冠,用簪連冠于發(fā),故稱引退為“抽簪”?!段倪x·沉約<應(yīng)詔樂游苑餞呂僧珍詩>》:“將陪告成禮,待此未抽簪?!?李善 注引 鍾會 《遺榮賦》:“散髮抽簪,永縱一壑?!?唐 李深 《游爛柯山》詩:“真興得津梁,抽簪永游衍。” 宋 樂史 《廣卓異記·御制送詩并序》:“遺榮期入道,辭老競抽簪。” 清 曹寅 《半軒至真州舟次即事》詩之二:“終須霖雨去,未老慎抽簪?!?/p>
解衣
(1).脫衣?!稇?zhàn)國策·齊策六》:“太子乃解衣免服,逃太史之家為溉園。” 唐 杜淹 《<文中子>序》:“ 文中子 於是有四方之志,蓋受《書》於 東海 李育 ……考《易》於族父 仲華 ,不解衣者六歲,其精志如此?!薄都t樓夢》第二一回:“ 寳玉 見他不應(yīng),便伸手替他解衣,剛解開鈕子,被 襲人 將手推開,又自扣了?!?/p>
(2).見“ 解衣推食 ”。
姚合名句,寄友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鋸齒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