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令《寒林石》:
嘗聞千歲松為石,豈意今逢林出屏。
茍非木根久自化,豈此石理能有靈。
世間萬怪浩莫問,枉哉山海徒有經(jīng)。
舒山虢水固險異,疑有神手藏幽冥。
注釋參考
木根
樹根。 唐 孟郊 《審交》詩:“種樹須擇地,惡土變木根。”《宋史·五行志三》:“﹝ 政和 三年﹞十月, 武義縣 木根有‘萬 宋 年歲’四字?!?/p>
自化
自然化育。語本《老子》:“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薄肚f子·秋水》:“何為乎,何不為乎,夫固將自化?!薄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骸?李耳 無為自化,清靜自正?!?唐 李白 《贈范金鄉(xiāng)》詩之二:“為邦默自化,日覺冰壺清?!?/p>
石理
石頭的脈絡(luò)紋理。 明 馬愈 《馬氏日抄·方城石》:“此石出 方城縣 葛仙公巖 內(nèi),石理如玉,瑩如鑑光?!?清 高兆 《觀石錄》:“石理不一,相石為難?!?/p>
能有
反問語。古時多見于詩詞。 宋 周邦彥 《蘇幕遮·風(fēng)情》詞:“隴云沉,新月小。楊柳梢頭,能有春多少?” 宋 辛棄疾 《清平樂·木樨》詞:“打來休似年時,小窗能有高低,無頓許多香處,只消三兩枝兒?!?/p>
王令名句,寒林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