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周文璞《劍客行》:
燕云逆胡著柘黃,仁人烈士集太行。
已聞泣涕拜明詔,共挾金輿歸大梁。
安得山人一雙劍,走入云中看不見。
人間夜半風雨時,逆胡首奏延和殿。
我生四十無所成,荊淮好漢為知音。
丈夫志在仁義耳,麟閣貂冠非本心。
功成劍化兩龍去,我亦變名入煙霧。
此時再拜康山人,九霄客星在何處。
注釋參考
劍化
《晉書·張華傳》載: 張華 望 豐城 有劍氣,乃以 雷煥 為 豐城 令, 煥 掘得雙劍,一與 華 ,一自佩。 華 煥 死后, 煥 子持劍經(jīng) 延平津 ,劍從腰間躍出墮水,但見化為二龍而沒。后以“劍化”喻人離世。 唐 韓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詞》之二:“鳳飛終不返,劍化會相從?!?明 張居正 《挽歌》之七:“鏡埋長隱鳳,劍化自從龍?!?/p>
兩龍
喻指兩個豪杰?!妒酚洝の罕碓搅袀鳌罚骸?陳勝 項梁 之起,少年或謂 越 曰:‘諸豪杰相立畔 秦 , 仲 可以來,亦效之?!?彭越 曰:‘兩龍方鬭,且待之。’” 唐 王無競 《北使長城》詩:“胡塵未北滅, 楚 兵遽東起。六國復囂囂,兩龍鬭觺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