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洋《讀中興頌碑》:
峨峨蜀道艱難路,萬里行人走征戍。
如搖夜發(fā)川谷驚,回首長安滿煙霧。
朔方日已催天明,朱輝散射朝霞千。
旌旗指顧豺虎靜,風雨汛掃煙云清。
臣能奸君子詐父,身有妖雛不知顧。
江中鹿死始悲嗟,帳下豬驚猶躁怒。
萬年枝上春風回,明明九廟無風埃。
扶鞋綴組命書重,崇邑大縣華封開。
如何李父干天路,禍未單誅已交惡。
子儀不保墳干乾,淮陽豈為幽燕懼。
太宗功業(yè)三代前,煌煌建立今古傳。
兩宮哀笳十五曲,至今談者猶潸然。
注釋參考
幽燕
古稱今 河北 北部及 遼寧 一帶。 唐 以前屬 幽州 , 戰(zhàn)國 時屬 燕國 ,故名。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旦刷 幽 燕 ,晝秣 荊 越 ?!?唐 杜甫 《恨別》詩:“聞道 河陽 近乘勝,司徒急為破 幽 燕 ?!?鄭觀應 《盛世危言·治河》:“我朝定鼎 幽 燕 ,正 河 道敝壞之后,潰決頻仍?!?mao{1~1}澤{1*1}東 《浪淘沙·北戴河》詞:“大雨落 幽 燕 ,白浪滔天。”
王洋名句,讀中興頌碑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