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游心縹緲間,文成五利盡登壇
出自宋代秦觀《和程給事贈虞道判六首》:
漢武游心縹緲間,文成五利盡登壇。
何如屈曲韓夫子,不羨神君白玉丹。
注釋參考
漢武
漢武帝 劉徹 的省稱。 晉 郭璞 《游仙》詩之六:“ 燕昭 無靈氣, 漢武 非仙才。” 唐 李白 《大獵賦》:“雖 秦皇 與 漢武 兮,復(fù)何足以爭雄?” 魯迅 《墳·看鏡有感》:“ 漢武 通 大宛 、 安息 ?!?/p>
游心
(1).潛心;留心。《莊子·駢拇》:“駢於辯者,纍瓦結(jié)繩竄句,游心於堅(jiān)白同異之閒,而敝跬譽(yù)無用之言非乎?而 楊 墨 是已?!?漢 蔡邕 《玄文先生李子材銘》:“ 休 少以好學(xué),游心典謨,既綜七經(jīng),又精羣緯?!?宋 蘇軾 《諫買浙燈狀》:“臣雖至愚,亦知陛下游心經(jīng)術(shù),動法 堯 舜 。” 明 唐順之 《答顧東橋少宰書》:“及屏居山林,自幸尚有餘日,將以游心六籍,究賢圣之述作,鑒古今之沿革,以進(jìn)其識而淑諸身?!?/p>
(2).浮想騁思。 三國 魏 嵇康 《贈兄秀才入軍》詩:“目送歸鴻,手揮五絃,俯仰自得,游心泰玄。” 明 陶宗儀 《輟耕錄·敘畫》:“凡畫,氣韻本乎游心,神采生於用筆,意在筆先,筆周意內(nèi),畫盡意在,像應(yīng)神全。” 葉圣陶 《城中·搭班子》:“他一向游心于理想的境界,對于 錢先生 的話不免生疏,因生疏而不免詫怪。”
(3).游惰之心。 唐 白居易 《息游墮策》:“方今人多游心,地有遺力,守本業(yè)者,浮而不固;逐末作者,蕩而忘歸?!?/p>
留心;心神傾注在某一方面?!肚f子·德充符》:“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薄读簳ろf叡傳》:“每虛室獨(dú)坐,游心墳素。” 清 龔自珍 《擬進(jìn)上<蒙古圖志>表文》:“翹首昭代之蹟,游心官書之府。”
縹緲
縹緲,縹乎,縹縹 (piāomiǎo,piāohū,piāopiāo) 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dimly discernible文成
(1). 漢 代將軍名號?!妒酚洝し舛U書》:“ 齊 人 少翁 以鬼神方見上……於是乃拜 少翁 為文成將軍,賞賜甚多?!焙笠浴拔某伞敝?少翁 。 漢 班固 《西都賦》:“騁 文成 之丕誕,馳 五利 之所刑。” 唐 溫庭筠 《馬嵬驛》詩:“ 甘泉 不得重相見,誰道 文成 是故侯?!?宋 楊億 《漢武》詩:“力通 青海 求龍種,死諱 文成 食馬肝?!?/p>
(2).舞樂名?!杜f唐書·音樂志二》:“ 文宗 廟樂請奏《文成》之舞, 武宗 廟樂請奏《大定》之舞?!?/p>
五利
(1).五種利益、好處?!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昂?戎 有五利焉。” 唐 劉知幾 《史通·暗惑》:“如輒殺其使者,不顯罪名,復(fù)何以懷四夷於外蕃,建五利於中國?”
(2).戰(zhàn)時隨機(jī)應(yīng)變的五項(xiàng)原則?!秾O子·九變》:“治兵不知九變之術(shù),雖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p>
(3). 漢 方士 欒大 的稱號?!妒酚洝ば⑽浔炯o(jì)》:“是時上方憂 河 決,而 黃金 不就,乃拜 大 為五利將軍?!薄段倪x·潘岳<西征賦>》:“ 武 雄略其焉在?近惑 文成 而溺 五利 !” 李善 注:“文成將軍 李少翁 、五利將軍 欒大 ,皆方術(shù)士。”
登壇
(1).登上壇場。古時會盟、祭祀、帝王即位、拜將,多設(shè)壇場,舉行隆重的儀式?!度龂尽の褐尽り昂閭鳌罚骸拔?張景明 親登壇喢血,奉辭奔走,卒使 韓牧 讓印,主人得地?!薄段倪x·陸倕<石闕銘>序》:“命旅致屯云之應(yīng),登壇有降火之祥?!?李善 注:“登壇,祭天也?!薄段倪x·袁宏<三國名臣序贊>》:“然而杜門不用,登壇受譏。” 李善 注:“《江表傳》曰:‘ 權(quán) 既即尊位,請會百官,歸功 周瑜 ……’然登壇,即位之時也?!薄逗鬂h書·獻(xiàn)帝紀(jì)》“皇帝遜位, 魏王 丕 稱天子” 李賢 注引 晉 袁曄 《獻(xiàn)帝春秋》:“乃為壇於 繁陽 故城, 魏王 登壇,受皇帝璽綬?!薄稌x書·謝安傳》:“及 宋 受禪, 謝晦 謂 劉裕 曰:‘陛下應(yīng)天受命,登壇日恨不得 謝益壽 奉璽紱?!薄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唐 司馬貞 索隱述贊:“君臣一體,自古所難。相國深薦,策拜登壇。” 唐 皇甫曾 《送徐大夫赴南?!吩姡骸拔恢氐菈螅魃钆r?!?清 孔尚任 《桃花扇·撫兵》:“建牙吹角不聞喧,三十登壇眾所尊。”
(2).走上講臺。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懷德公吳明徹墓志銘》:“始弘就館之禮,即受登壇之策?!?唐 杜牧 《送太昱禪師》詩:“結(jié)社多高客,登壇盡小師。”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詞采》:“ 陽明 登壇講學(xué),反復(fù)辨説良知二字?!?/p>
(3).借指某種事物開始出現(xiàn)。 魯迅 《熱風(fēng)·隨感錄三十九》:“人格的平等,也是一種外來的舊理想;現(xiàn)在‘經(jīng)驗(yàn)’既已登壇,自然株連著化為妄想。”
秦觀名句,和程給事贈虞道判六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