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吳文英《念奴嬌》
思生晚眺,岸烏紗平步,春云層綠。罨畫屏風(fēng)開四面,各樣鶯花結(jié)束。寒欲殘時,香無著處,千樹風(fēng)前玉。游蜂飛過,隔墻疑是金谷。偏稱晚色橫煙,愁凝峨髻,澹生綃裙幅。縹緲孤山南畔路,相對花房竹屋。溪足沙明,巖陰石秀,夢冷吟亭宿。松風(fēng)古澗,高調(diào)月夜清曲。
注釋參考
偏稱
最適宜;最合適。 唐 劉禹錫 《拋球樂詞》之一:“最宜紅燭下,偏稱落花前?!?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一:“不惟道生得箇龐兒美……偏稱縷金衣。” 明 高明 《琵琶記·中秋望月》:“偏稱,身在瑤臺,笑斟玉斝,人生幾見此佳景?!?/p>
晚色
傍晚的天色。 唐 杜甫 《曲江對雨》詩:“城上春云覆苑墻,江亭晚色靜年芳。” 宋 蘇舜欽 《晚意》詩:“晚色微茫至,前山次第昏?!?清 黃鷟來 《十三夜碧山堂燕集作》詩:“秋山晚色凈,月出澄湖陰。”
峨髻
高高的發(fā)髻。 唐 李賀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二月》:“金翹峨髻愁暮云,沓颯起舞真珠裙。” 唐 康駢 《劇談錄·玉蕊院真人降》:“有女子年可十七八,衣緑繡衣,乘馬,峨髻雙鬟,無簪珥之飾,容色婉約?!?/p>
生綃
未漂煮過的絲織品。古時多用以作畫,因亦以指畫卷。 唐 韓愈 《桃源圖》詩:“流水盤迴山百轉(zhuǎn),生綃數(shù)幅垂中堂。” 宋 王安石 《學(xué)士院畫屏》詩:“六幅生綃四五峰,暮云樓閣有無中?!?清 吳偉業(yè) 《永和宮詞》:“ 上林 花鳥寫生綃,禁本 鐘 王 點素毫?!?蘇曼殊 《調(diào)箏人將行屬繪金粉江山圖題贈》詩之二:“送卿歸去海潮生,點染生綃好贈行?!?/p>
裙幅
裙子的分幅。《說郛》卷五引 宋 朱輔 《溪蠻叢笑》:“﹝犵狫裙﹞裙幅兩頭縫斷,自足而入,闌班厚重,下一段純以紅, 范 史所謂獨力衣,恐是也?!?朱自清 《溫州的蹤跡》二:“她松松的皺纈著,像少婦拖著的裙幅。” 周錫保 《中國古代服飾史》第七章第二節(jié):“ 唐 時裙幅以多為佳,且有作間色裙者?!?/p>
吳文英名句,念奴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