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智愚《偈頌二十一首》:
天不文,地不理。
忽去忽來,如月印水。
歲月已往兮波旬得時(shí),槨示雙趺飲光增喜。
悲兮喜兮,春風(fēng)桃李。
一以貫之,曾子曰唯。
注釋參考
不文
(1).不加修飾?!缎⒔?jīng)·喪親》:“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邢昺 疏:“不文,不為文飾?!?/p>
(2).引申為無文采。 清 譚獻(xiàn) 《<金元詩錄>序》:“ 宋 詩弇陋,言之不文?!?章炳麟 《序<革命軍>》:“﹝ 鄒容 ﹞示余曰:‘欲以立懦夫,定民志,故辭多恣肆,無所回避,然得無惡其無文耶?’”
(3).不崇尚文辭。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銓賦》:“ 秦 世不文,頗有雜賦。”
(4).對自己的謙稱,猶不才。 明 宋濂 《吳公行狀》:“不文幸獲受知於公,雖契家子姓特容以賓禮見義,固不敢辭?!?清 鄒容 《<革命軍>自序》:“不文之生,居於 蜀 十有六年?!?/p>
不理
不理 (bùlǐ) 置于不顧,不理睬 do not bother about;ignore 別不理他,要幫助他 不理會(huì),不在乎,不當(dāng)一回事 pay no attention to 我才不理這些閑話呢釋智愚名句,偈頌二十一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