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作小山,才及仞有半,下瀦數(shù)斗水,草木稍蔥蒨
出自宋代陸游《老學(xué)庵北作假山既成即雨彌月不止》:
古者封禪歲,乾封輒枯旱;不言絕民食,徒欲曬日觀。
我今作小山,才及仞有半,下瀦數(shù)斗水,草木稍蔥蒨。
蕞爾何足言,造物亦幽贊。
冥冥一月雨,陰翳迷{1|1}昏旦。
芳草爭抽萌,珍木亦擢干。
龜魚出復(fù)沒,鳥雀聚仍散。
彼天初何私,遺我耳目玩,遂令閭巷間,日厭鵓鴣喚。
淖深樵蘇絕,有米不能爨。
為小乃害大,未可以理斷。
憂懼塞胸中,當(dāng)食屢興嘆。
培塿固易平,荷鍤媿吾懦。
注釋參考
作小
做小。謂與人作妾。
斗水
少量之水,亦喻指少量的資助。語出《莊子·外物》:“﹝鮒魚﹞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北魏 李騫 《贈(zèng)親友》詩:“ 監(jiān)河 愛斗水, 蘇子 惜餘明?!?唐 孟郊 《贈(zèng)主人》詩:“斗水瀉大海,不如瀉枯池?!薄都魺粜略挕と礁5刂尽罚骸暗妇瓒匪詈赞H之枯,下壺飧而救翳桑之餓。”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變化,草木蕃?!?唐 韓愈 《送李愿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明 劉基 《<悅茂堂詩>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p>
(2).指荒野。《韓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陳子昂 《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宋 蘇軾 《笏記》之一:“徒傾艸木之心,莫報(bào)乾坤之施?!?/p>
蔥蒨
亦作“蔥蒨”。1.草木青翠茂盛貌。 南朝 梁 江淹 《池上酬劉記室》詩:“蔥蒨亙?nèi)A堂,葐蒀雜綺樹?!?唐 劉禹錫 《史隱亭述》:“澂明峭絶,靃靡蔥蒨。” 唐 李德裕 《金松賦》:“含春藹而蔥蒨,映夕陽而的皪。” 清 王滔 《記香港總督燕制軍東游》:“﹝想其見﹞山川之秀淑,林木之蔥蒨,必有暢然怡然,而惝然若失者?!?/p>
(2).青綠色。 南朝 梁 江淹 《顏特進(jìn)延之侍宴》詩:“青林結(jié)冥濛,丹巘被蔥蒨。” 宋 梅堯臣 《依韻和歐陽永叔同游近郊》:“ 洛水 橋邊春已回,柳條蔥蒨眼初開?!?清 李瀅 《望羅浮歌》:“蔥蒨見怪竹,吚啞聽碧鷄?!?/p>
(3).華美,艷麗。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卷上:“﹝ 張協(xié) ﹞詞采蔥蒨,音韻鏗鏘,使人味之,亹亹不倦?!薄稑犯娂ぱ嗌涓柁o三·隋宴群臣登歌》:“車旗煜爚,衣纓蔥蒨。” 唐 殷寅 《銓試后徵山別業(yè)寄源侍御》詩:“朱紱何赫赫,綉衣復(fù)蔥蒨?!?宋 周密 《臺(tái)城路》詞:“盈盈笑靨,映珠絡(luò)玲瓏,翠綃蔥蒨。”
(4).比喻才華橫溢。 明 湯顯祖 《龍沙宴作贈(zèng)王翼清大憲》詩:“四明 山海 姿,公才發(fā)蔥蒨?!?/p>
陸游名句,老學(xué)庵北作假山既成即雨彌月不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