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軾《六言樂語》:
桃園未必無杏,銀礦終須有鉛。
荇帶豈能攔浪,藕花卻解留蓮。
注釋參考
桃園
(1).桃樹園。 唐 劉長卿 《尋龍井楊老》詩:“手栽松樹蒼蒼老,身臥桃園寂寂春?!?/p>
(2). 春秋 晉 園名?!妒酚洝x世家》:“ 盾 遂奔,未出 晉 境。乙丑, 盾 昆弟將軍 趙穿 襲殺 靈公 於 桃園 而迎 趙盾 ?!?裴駰 集解引 虞翻 曰:“園名也?!?/p>
(3).地名。即 桃林 。 晉 潘岳 《西征賦》:“問休牛之故林,感徵名於 桃園 ?!眳⒁姟?桃林 ”。
(4).指 晉 陶潛 《桃花源記》中之桃源。 明 無名氏 《飛丸記·賞春話別》:“桃園在何許?西峰最深處。不用問漁人,沿溪踏花去?!?/p>
(5).指桃園結義。 清 沉日霖 《晉人麈·詩話·關侯祠聯(lián)》:“乩筆一聯(lián)云:‘風裊餘煙悲 漢 鼎,花開三月憶桃園?!眳⒁姟?桃園結義 ”。
未必
未必 (wèibì) 不一定;不見得 may not;not necessarily 未必有其實也。——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濉?劉開《問說》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過此已忘?!读凝S志異·促織》 他未必去北京銀礦
亦作“ 銀鑛 ”。含銀的礦石;采銀的礦山?!段簳な池浿尽罚骸坝兴咀?長安 驪山 有銀鑛,二石得銀七兩。”《宋史·食貨志下七》:“有司言, 定州 諸山多銀礦?!薄对贰の淖诩o四》:“夏四月丙午朔, 全寧 民 王脫歡 獻銀鑛?!?/p>
蘇軾名句,六言樂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