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影漾長橋
出自南北朝何遜《夕望江橋示蕭諮議楊建康主簿詩》:
夕鳥已西度。
殘霞亦半消。
風(fēng)聲動密竹。
水影漾長橋。
旅人多憂思。
寒江復(fù)寂寥。
爾情深鞏落。
予念返漁樵。
何因適歸愿。
分路一揚(yáng)鑣。
注釋參考
水影
(1).光線經(jīng)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fā)生顯著折射時,把遠(yuǎn)處景物顯示在地面的幻景。遠(yuǎn)觀如水,視地見景,故稱。《晉書·苻堅載記下》:“ 長安 有水影,遠(yuǎn)觀若水,視地則見人,至是則止?!?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下:“ 神龍 中, 洛城 若水影,纖微必照,就視則無所見?!薄杜f唐書·五行志》:“ 洛陽 東七里有水影,側(cè)近樹木車馬之影,歷歷見水影中?!眳⒁姟?海市蜃樓 ”。
(2).水中倒影。 南朝 梁 何遜 《夕望江橋》詩:“風(fēng)聲動密竹,水影漾長橋?!?唐 戎昱 《宿桂州江亭呈康端公》詩:“螢光入竹去,水影過江來?!?宋 張耒 《出長夏門》詩:“巖聲答遠(yuǎn)響,水影弄空翠?!?元 倪瓚 《小桃紅》曲:“一江秋水澹寒煙,水影明如練?!?朱自清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從清清的水影里,我們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這正是 秦淮河 的夜?!?/p>
長橋
橋名。在 江蘇省 宜興市 ,建于 東漢 時,相傳為 晉 周處 斬蛟處,又名 蛟橋 。橋跨 荊溪 ,又名 荊溪橋 ?!稌x書·周處傳》:“ 南山 白額猛獸, 長橋 下蛟,并子為三矣。”《初學(xué)記》卷七引 晉 祖臺之 《志怪》:“ 義興郡 溪渚 長橋 下,有蒼蛟吞噉人, 周處 執(zhí)劍橋側(cè),伺久之,遇出。于是懸自橋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數(shù)瘡,流血滿溪,自郡渚至 太湖 勾浦 乃死?!?唐 李賀 《聽穎師彈琴歌》:“誰看挾劍赴 長橋 ,誰看浸髮題春竹?!?唐 李賀 《送秦光祿北征》詩:“ 周處 長橋 役, 侯調(diào) 短弄哀?!?/p>
何遜名句,夕望江橋示蕭諮議楊建康主簿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