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已應(yīng)居第二,更詢來處落三機(jī)
出自宋代鄭清之《頔上人持瑩蘿月五詩見示因走筆和韻聊禦睡魔》:
竺乾心法拈花笑,洙泗家風(fēng)鼓瑟希。
一問已應(yīng)居第二,更詢來處落三機(jī)。
注釋參考
一問
(1).問候一次。《禮記·內(nèi)則》:“妾將生子,及月辰,夫使人日一問之?!薄豆茏印と雵罚骸笆咳擞胁≌?,掌病以上令問之。九十以上,日一問,八十以上,二日一問?!?/p>
(2).詢問一下。 唐 李白 《把酒問月》詩:“青天有月來幾時(shí),我今停杯一問之?!?/p>
(3).訪問一次。 元 方回 《雪中憶昔》詩:“扁舟一問桃源路,治亂當(dāng)時(shí)自此分?!?/p>
(4).一個(gè)問題?!毒暗聜鳠翡洝せ酆6U師》:“擬申一問,師還對否?”《朱子語類》卷二:“ 季通 嘗設(shè)一問?!?/p>
第二
第二 (dì-èr) the second (2nd);secondarily;secondly;in the second place來處
謂來而安處。《詩·大雅·鳧鹥》:“鳧鷖在渚,公尸來燕來處?!?毛 傳:“處,止也?!?鄭玄 箋:“其來燕似若止得其處?!?/p>
(1).所來的地方。 唐 鄭谷 《石門山泉》詩:“云邊野客窮來處,石上寒猿見落時(shí)?!?元 馬致遠(yuǎn) 《任風(fēng)子》第二折:“你來處來,去處去,休迷了正道?!?/p>
(2).指來歷,出處。指引文或典故的來源。 宋 黃庭堅(jiān) 《答洪駒文書》之二:“ 老杜 作詩, 退之 作文,無一字無來處?!?宋 王楙 《野客叢書·未渠央》:“今人詩句多用未渠央事,往往不究來處?!?/p>
鄭清之名句,頔上人持瑩蘿月五詩見示因走筆和韻聊禦睡魔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8騎兵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