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似移歸深院里,真同畫向后堂前
出自宋代李至《那日獲詣芳園竊見新栽叢竹蕭然可愛不能無詩》:
疏籬簇簇湘江畔,翠美森森淇水邊。
爭似移歸深院里,真同畫向后堂前。
粉筠就惜裁龍笛,霜鍤還驚斷馬鞭。
不是多情誰解愛,手栽吟繞溉新泉。
注釋參考
爭似
怎似。 唐 劉禹錫 《楊柳枝》詞:“城中桃李須臾盡,爭似垂楊無限時(shí)?!?宋 柳永 《慢卷紬》詞:“又爭似從前,淡淡相看,免恁牽繫。” 元 關(guān)漢卿 《金線池》楔子:“雖然故友情能密,爭似新歡興更濃。” 清 洪昇 《長生殿·密誓》:“問雙星,朝朝暮暮,爭似我和卿!”
向后
后面;以后;往后。 唐 白居易 《十二月二十三日作兼呈晦叔》詩:“案頭歷日雖未盡,向后唯殘六七行?!?宋 葉適 《淮西論錢五事狀》:“錢文牴牾,若不於行使地分明加告報(bào),終恐向后用者疑惑。”《西游記》第五七回:“師父,恕弟子這遭!向后再不敢行兇,一一受師父教誨。” 清 黃宗羲 《辯野史》:“向后欲憑紙上之語,三寫成烏,豈復(fù)有實(shí)事哉?”
堂前
(1).正房前面。 漢 無名氏 《艷歌行》:“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 晉 陶潛 《歸園田居》詩之一:“榆柳蔭后簷,桃李羅堂前?!?唐 杜甫 《又呈吳郎》詩:“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p>
(2).正廳。 唐 朱慶馀 《近試上張籍水部》詩:“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薄肚迤缴教迷挶尽た熳炖畲渖徲洝罚骸癌z 翠蓮 ﹞泡了一盤茶,托至堂前,擺下椅子,走到公婆面前,道:‘請公公、婆婆堂前吃茶。’” 魯迅 《故事新編·奔月》:“ 羿 又在房里轉(zhuǎn)了幾個(gè)圈子,走到堂前,坐下,仰頭看著對面壁上的彤弓、彤矢、盧弓、盧矢、弩機(jī)、長劍、短劍?!?/p>
(3).代指母親。《宋史·列女傳·陳堂前》:“ 陳堂前 , 漢州 雒縣 王氏 女,節(jié)操行義為鄉(xiāng)人所敬,但呼曰堂前,猶私家尊其母也?!?/p>
李至名句,那日獲詣芳園竊見新栽叢竹蕭然可愛不能無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