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身東南來,見實與聞效
出自宋代王令《客杭思李常伯滿粹翁及衡父子權(quán)因寄此》:
始予既迂疏,城郭非所樂。
聞吳富山水,思往頗計校。
脫身東南來,見實與聞效。
吳之山棱棱,吳水清不撓。
豈無適之徑,以可泳以棹。
而獨何為然,反門自閑罩。
念我西北州,數(shù)子吳莫較。
正心醇無醨,粹行瑩不皰。
遞言張圣賢。
賡口唱弟孝。
大非友宜當(dāng),實可師而效。
我愚不敢望,時以管覘豹。
進如暗赴明,退必丑厭貌。
自恥以別白,疾匝天地趠。
坐思朝成癡,夢遇夜不覺。
山水雖素喜,實不如誨教。
鳴呼何時歸,作詩以自鬧。
注釋參考
脫身
脫身 (tuōshēn) 抽身擺脫 get away;get free;disengage from;extricate oneself 脫身獨騎。——《史記·項羽本紀》 脫身獨去。 脫身以逃?!鳌?張溥《五人墓碑記》 他正忙著,一時不能脫身東南
東南 (dōngnán) 介于東和南之間的方向 southeast 方是時,博雞者以義聞東南。——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見實
猶現(xiàn)實?!顿Y治通鑒·后唐明宗長興元年》“眾心乃奮” 元 胡三省 注:“ 趙廷隱 以其所經(jīng)見實利害告之,夫安得而不奮!”
與聞
[have a participant's knowledge of] 參與并知道[內(nèi)情]
詳細解釋謂參與其事并且得知內(nèi)情?!蹲髠鳌る[公十一年》:“ 齊侯 以 許 讓公。公曰:‘君謂 許 不共,故從君討之。 許 既伏罪矣,雖君有命,寡人弗敢與聞?!薄稘h書·武帝紀》:“與聞國政而無益於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能進賢者退?!?宋 歐陽修 《<歸田錄>序》:“幸蒙人主之知,備位朝廷,與聞國論者,蓋八年於茲矣?!?魯迅 《華蓋集·我觀北大》:“據(jù)一位教授的名論,則‘教一兩點鐘的講師’是不配與聞校事的,而我正是教一點鐘的講師。”
王令名句,客杭思李常伯滿粹翁及衡父子權(quán)因寄此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4棲遇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