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慧遠(yuǎn)《示李才翁宣教》:
吾官學(xué)佛幾經(jīng)秋,夢裹書空醒便休。
會得三吳滅門句,也須親到百花洲。
注釋參考
會得
(1).猶言能理會,懂得。 唐 元稹 《嘉陵驛》詩之二:“無人會得此時意,一夜獨眠西畔廊?!?清 李漁 《比目魚·改生》:“我們這一班兄弟,學(xué)了箇把月戲文,還不曾會得一兩本?!?魯迅 《且介亭雜文·連環(huán)圖畫瑣談》:“這也不能謂之失真,因為觀者既經(jīng)會得了內(nèi)容,便是有了藝術(shù)上的真。”
(2).能夠?!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十:“﹝晚婆﹞也會得使人喜,也會得使人愁。”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記蘇聯(lián)版畫展覽會》:“我想,倘沒有十月革命,這些作品是不但不能和我們見面,也未必會得出現(xiàn)的?!?/p>
三吳
(1).地名。 晉 指 吳興 、 吳郡 、 會稽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漸水》:“ 永建 中, 陽羨 周嘉 上書,以縣( 會稽 )遠(yuǎn),赴會至難,求得分置,遂以 浙江 西為 吳 ,以東為 會稽 。 漢高帝 十二年,一 吳 也,后分為三,世號‘ 三吳 ’。 吳興 、 吳郡 , 會稽 其一焉?!?唐 張彥遠(yuǎn) 《歷代名畫記·論畫體工用榻寫》:“ 江 南地潤無塵,人多精藝, 三吳 之跡,八絶之名, 逸少 右軍, 長康 散騎,書畫之能,其來尚矣?!?/p>
(2).地名。 唐 指 吳興 、 吳郡 、 丹陽 。《通典·州郡十二》:“ 蘇州 , 春秋 吳國 之都也……與 吳興 、 丹陽 為 三吳 。 齊 因之。 陳 置 吳州 。 隋 平 陳 ,改曰 蘇州 。 煬帝 初,復(fù)曰 吳州 ,尋為 吳郡 。大 唐 為 蘇州 ,或為 吳郡 ?!?唐 趙元一 《奉天錄》卷三:“今天下安危,在于 淮 楚 。師振則 三吳 安, 三吳 安則國家不失外府。” 唐 杜牧 《題桐葉》詩:“ 三吳 煙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p>
(3).地名。 宋 指 蘇州 、 常州 、 湖州 。 宋 司馬光 《送楊太祝忱知長洲縣》詩:“ 三吳 佳縣首,民物舊熙熙?!?/p>
(4).泛指 長江 下游一帶。 唐 李白 《猛虎行》:“ 三吳 邦伯皆顧盼,四海雄俠兩追隨?!?金 劉致君 《鷓鴣天》詞:“修月客,弄云娘, 三吳 清興入淋浪?!?/p>
滅門
滅門 (mièmén) 一家人全被殺害 an entire family is killed ** the name of family dies out 滅門絕戶也須
也應(yīng)該,也應(yīng)當(dāng)?!毒┍就ㄋ仔≌f·錯斬崔寧》:“你明日且到了人家,我慢慢央人與你爹娘説通,他也須怪我不得。”《水滸傳》第二四回:“我倒不曾見日頭在半天里,便把著喪門關(guān)了,也須吃別人道我家怎地禁鬼!”
百花洲
(1).在 江西省 南昌市 東湖 中。有 冠鰲亭 、 九曲橋 等勝景。解放后擴建,辟為“八一公園”。 蔣士超 《秋日百花洲》詩之一:“ 百花洲 上百花殘, 萬柳堤 邊柳色寒?!?/p>
(2).在 江蘇省 蘇州市 。 清 陳維崧 《望湘人·贈南水上人》詞:“借問師家何處?在 百花洲 畔,近 胥江 渡?!痹ⅲ骸吧先俗?吳門 百花洲 ?!?清 孫枝蔚 《百花洲》詩:“君不見, 金閶 大道多酒樓,如花小妓立樓頭,夜深能唱 吳中 曲,勸君一醉消千憂。請看英雄化黃土,春風(fēng)不到 百花洲 ?!?/p>
(3).在 山東省 濟南市 大明湖 中,又名 百花堤 。 宋 曾鞏 、 蘇轍 皆有詩詠之。
釋慧遠(yuǎn)名句,示李才翁宣教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