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之在得因何意,老不必爭名奪利
出自元代吳仁卿《【越調(diào)】斗鵪鶉_自悟棄職休》:
自悟。
。
棄職休官,張良范蠡。
釋辭了紫綬金章,待看青山綠山。
跳出狼虎叢中,不入麒麟畫里。
想爵祿高,性命危。
一個個舍死忘生,爭宣競敕。
。
。
你都待重裀而臥,列鼎而食,不如我拂袖而歸。
急流中勇退,見賢思齊。
當日個,寧武子左丘明孔仲尼。
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廢,齊魏里使煞個孫龐,殷商中餓殺了夷齊。
。
。
看了些英雄輩,爭閑氣,為功名將命虧。
笑豫讓,嘆鉏麑,待圖個甚的?論功勞勝似燕樂毅,論才學不如晉李儀。
常言道才廣妨身,官高害己。
。
。
我如今近七十,才曉得,方知道老而不死是為賊。
指鹿做馬,喚鳳做{1|1}雞。
葫蘆今后大家提,想誰別辨?zhèn)€是和非。
。
。
為甚每日醉如泥,除睡人間總不知。
戒之在得因何意,老不必爭名奪利。
黃金垛到北斗齊,也跳不出是處輪回。
。
。
赤緊的烏緊飛,兔緊催,暫時相賞莫相違。
菊滿籬,酒滿杯。
當吃得席前花影坐間移,白發(fā)故人稀。
。
。
想當日子房公會覓全身計,一個識空便抽頭的范蠡。
歸山去的待看翠巍巍千丈嶺頭云,歸湖的待看綠湛湛長江萬頃水。
。
。
注釋參考
在得
(1).《論語·季氏》:“ 孔子 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鬭;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得,貪得?!焙笠蛞浴霸诘谩睘榻浣^貪心的典實。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一:“﹝ 潘良貴 ﹞晚年力量尤凝定, 秦檜 勢正炎炎,冷處一角,笑傲泉石。作《三戒説》,深以在得之規(guī)痛自警勵?!?/p>
(2).猶留得,剩下。 宋 賀鑄 《清燕堂》詩:“雀聲嘖嘖燕飛飛,在得殘紅一兩枝?!?/p>
何意
(1).為什么,何故。 宋玉 《神女賦》:“晡夕之后,精神怳忽,若有所喜,紛紛擾擾,未知何意?” 南朝 梁 任昉 《奏彈劉整》:“ 整 聞聲仍打 逡 , 范 喚問:‘何意打我兒?’”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教子》:“﹝ 瑯瑘王 ﹞遂大怒,詢曰:‘至尊已有,我何意無?’”
(2).豈料;不意?!逗鬂h書·申屠蟠傳》:“ 蟠 勃然作色曰:‘始吾以子為可與言也,何意乃相拘教樂貴之徒邪?’” 三國 魏 吳質(zhì) 《答魏太子箋》:“自謂可終始相保,并騁材力,效節(jié)明主,何意數(shù)年之閒,死喪略盡。”《醒世恒言·灌園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數(shù)十餘年,深蒙 秋公 珍重護惜,何意驀遭狂奴,俗氣薰熾,毒手摧殘。” 清 顧炎武 《王征君潢具舟小坐柵洪橋下》詩:“何意多同心,合沓來諸方?”
不必
不必 (bùbì) 無須,不一定,沒有必要 need not;not have to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啤ろn愈《師說》爭名奪利
爭名奪利 (zhēngmíng-duólì) 爭要名譽,侵奪貪求財利 scramble for power and profit 成語解釋爭奪名位和利益。爭名奪利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一回:“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使用例句我如今也譜得《道情》十首,無非喚醒癡聾,銷除煩惱……若遇爭名奪利之場,正好覺人覺世?!锴濉りP(guān)燮《序》吳仁卿名句,【越調(diào)】斗鵪鶉_自悟棄職休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