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雙鬢、颯驚秋
出自宋代嚴(yán)仁《婆羅門引(春情)》:
花明柳暗,一天春色繞朱樓。
斷鴻聲喚人愁。
欲問歸鴻何處,身世自悠悠。
正東風(fēng)留滯,楚尾吳頭。
追思舊游。
嘆雙鬢、颯驚秋。
可惜等間孤了,酒令花籌。
斷弦難續(xù),謾題詩、分付水東流。
流不到、蓬島瀛洲。
注釋參考
驚秋
(1).秋令驀地來到。 唐 韋應(yīng)物 《府舍月游》詩:“橫河俱半落,泛露忽驚秋?!?唐 無名氏 《落葉賦》:“見一葉之已落,感四序之驚秋?!?/p>
(2).喻迅速凋零衰敗。 宋 蔡襄 《方山渡口占》:“江上行人空自愁,壯年雙鬢已驚秋?!?宋 蘇轍 《次韻王適送張耒赴壽安尉》:“緑鬢驚秋半欲黃,官居無處覓林塘?!?/p>
嚴(yán)仁名句,婆羅門引(春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