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如珙《天目和尚贊》:
不道先師具大眼目,只道先師無肯路。
還有知得者麼,楊岐之衣到松源師祖不傳,臨終謂兄弟久聚。
正路行者有,只不能用黑豆法。
難以荷負正宗,臨濟佛法到此平沈。
痛哉痛哉,以此見先師,深得師祖之旨矣。
注釋參考
有知
有知覺;有知識。《禮記·三年問》:“凡生天地之間者,有血氣之屬,必有知。” 南朝 梁 范縝 《神滅論》:“人之質所以異木質者,以其有知耳?!?唐 韓愈 《復志賦》:“昔余之既有知兮,誠坎軻而艱難。”
楊岐
謂歧途。喻錯誤的道路。 明 王衡 《郁輪袍》第七出:“兄弟也,我替你磨穿 墨 踵,你為人莫守 楊 岐?!眳⒁姟?楊朱泣岐 ”。
師祖
(1).師承;效法?!端螘ぶx靈運傳論》:“ 王褒 、 劉向 、 揚 、 班 、 崔 、 蔡 之徒,異軌同奔,遞相師祖?!?/p>
(2).即祖師。 宋 曾鞏 《上歐陽學士第一書》:“真六經之羽翼,道義之師祖也?!?/p>
(3).稱老師的父親或師父的老師?!段饔斡洝返谑兀骸氨娚溃骸畮熥鎭砹?。’ 三藏 躬身施禮迎接道:‘老院主,弟子拜揖?!?清 梁章鉅 《稱謂錄·師之父·師祖》:“ 魏叔子 《師友行輩議》:德業(yè)之師,以父道事之,師之父尊其稱曰祖,師之妻尊其稱曰母,此名之不可殺者也。”《禪林寶訓》卷一:“﹝ 演祖 曰﹞山門執(zhí)事,知因識果,若師翁輔 慈明 師祖乎?!?/p>
不傳
不移動?!抖Y記·內則》:“父母舅姑之衣、衾、簟、蓆、枕、幾不傳?!?鄭玄 注:“傳,移也?!?/p>
不傳習?!妒酚洝の宓奂o論》:“ 孔子 所傳 宰予 問《五帝德》及《帝繫姓》,儒者或不傳?!?司馬貞 索隱:“二者皆非正經,故 漢 時儒者以為非圣人之言多不傳學也。”
臨終
[approach one's end;immediately before one's death;be on one’s deathbed] 人即將死亡
臨終囑咐
詳細解釋將死。《后漢書·祭肜傳》:“﹝ 祭肜 ﹞臨終謂其子曰:‘吾蒙國厚恩,奉使不稱,微績不立,身死誠慚恨。’” 晉 潘岳 《夏侯常侍誄》:“臨終遺誓,永錫爾類?!?宋 梅堯臣 《寧陵阻風雨寄都下親舊》詩:“母當臨終時,囑我貧莫羞?!薄度辶滞馐贰返诹兀骸斑@兩套衣服和這銀子,是二老爺臨終時説下的,送與大老爺做個遺念?!?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一:“父親生前也特別喜歡他,臨終辰光還再三囑咐,叫他不要忘記照顧這個小弟弟?!?/p>
兄弟
兄弟 (xiōngdì) brother 哥哥和弟弟 古代對同等宗親的稱呼 古代姐妹亦稱兄弟 古代對姻親之間同輩男子的稱呼 古代對親戚的統(tǒng)稱 指同等國家或王室 泛稱意氣相投志同道合的人 兄弟 (xiōng di) brother 專指弟弟 男子自稱釋如珙名句,天目和尚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