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床應(yīng)濯足,衲被徑蒙頭
出自宋代孫應(yīng)時(shí)《曉晴》:
君行定何許,舍棹越林丘。
社甕不容挽,溪毛聊可羞。
禪床應(yīng)濯足,衲被徑蒙頭。
靜境有趙趣,樂哉何所憂。
注釋參考
禪床
坐禪之床。 唐 賈島 《送天臺(tái)僧》詩:“寒蔬修浄食,夜浪動(dòng)禪牀?!?宋 張?jiān)?《喜遷鶯令》詞:“懸知洗盞徑開嘗,誰醉伴禪床?!?明 都穆 《都公譚纂》卷上:“老僧者坐禪牀上,曰:‘汝三人能勝吾童子,亦高手也?!薄都t樓夢(mèng)》第八七回:“﹝ 妙玉 ﹞點(diǎn)上香拜了菩薩,命道婆自去歇著,自己的禪床靠背俱已整齊,屏息垂簾,跏趺坐下,斷除妄想,趨向真如。”
濯足
語出《孟子·離婁上》:“ 滄浪 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 滄浪 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北局^洗去腳污。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塵,保持高潔。 晉 夏侯湛 《東方朔畫贊》:“退不終否,進(jìn)亦避榮。臨世濯足,希古振纓?!?宋 張孝祥 《水調(diào)歌頭·泛湘江》詞:“濯足夜灘急,晞髮北風(fēng)涼?!?/p>
衲被
(1).補(bǔ)綴過的被子。 宋 蘇轍 《上元雪》詩:“衲被蒙頭真老病,紗籠照佛本無心?!?宋 薛季宣 《二同舍賦鄂城篇》:“歸歟衲被蓋頭臥,何妨沸鼎游如魚。”
(2). 宋 楊億 寫作時(shí),喜以紙片摘錄故事,而后綴緝成文,謂之“衲被”。 宋 無名氏 《西軒客談》:“ 宋 楊大年 為文用故事,使子姪檢討出處,用片紙録之,文成而后綴拾,人謂之衲被?!眳㈤?宋 俞文豹 《吹劍三錄》。
孫應(yīng)時(shí)名句,曉晴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