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物亦有實,剪房助加籩
出自宋代黃庭堅《次韻曾子開舍人游藉田載荷花歸》:
維王調(diào)玉燭,時夏雨我田。
壁掛蒼龍骨,溜渠故濺濺。
三推勸根本,百谷收皂堅。
官司極齋明,崇丘見升煙。
系馬西門柳,憶聽去夏蟬。
剝芡珠走盤,釣魚柳貫鮮。
掃堂延枕簟,公子氣翩翩。
自爾欲繼往,阻心如壅泉。
紫微樂暇日,披襟詠風漣。
紅妝倚荷蓋,水鏡寫明蠲。
美物亦有實,剪房助加籩。
珠宮紫貝闕,足此水府仙。
郁郁冠蓋宅,追奔易雕年。
能從物外賞,真是區(qū)中賢。
仍聞載后乘,籠燭照嬋娟。
注釋參考
美物
(1).美好的物品。《禮記·祭統(tǒng)》:“三牲之俎,八簋之實,美物備矣?!薄秶Z·周語上》:“眾以美物歸女,而何德以堪之?!?漢 劉向 《列女傳·晉羊叔姬》:“夫有美物,足以移人,茍非德義,則必有禍也。” 明 朱權(quán) 《太和正音譜·評谷子敬》:“其詞理溫潤,如璆琳瑯玕,可薦為郊廟之用,誠美物也?!?/p>
(2).稱美其物。 晉 左思 《三都賦》序:“美物者貴依其本,讚事者宜本其實?!?/p>
加籩
謂禮遇厚于常時。《左傳·昭公六年》:“夏, 季孫宿 如 晉 ,拜 莒 田也。 晉侯 享之,有加籩。” 杜預 注:“籩豆之數(shù),多於常禮?!?唐 白居易 《為宰相謝恩賜酒脯餅果等狀》:“寵過加籩,懼多尸素之責;榮同置醴,慚無麴糵之功?!?宋 李綱 《謝賜御筵表》:“憫其行役,賜以宴娛,仍招佩槖之臣,以示加籩之寵?!?/p>
黃庭堅名句,次韻曾子開舍人游藉田載荷花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