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國甫重五,還家倏登高
出自宋代周必大《陶淵明己酉重九詩一首某以此年此日舟次吉水》:
王覲十五載,歸來稀舊交。
我鬢昔已華,今茲固宜凋。
去國甫重五,還家倏登高。
永和有兄弟,咫尺如煙霄。
緬懷江東使,地遠(yuǎn)心更勞。
遙知上翠微,江山勝金焦。
豈無茱萸酒,望望心郁陶。
相從會有日,永矣非一朝。
注釋參考
去國
[leave one's motherland] 離開自己的國家
去國三千里
詳細(xì)解釋(1).離開本國?!抖Y記·曲禮下》:“去國三世,爵祿有列於朝,出入有詔於國。”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狹 三閭 之喪江,矜 望諸 之去國。” 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jì)程》三:“我這次‘去國’的意義,差不多同‘出世’一樣?!?/p>
(2).離開京都或朝廷。 南朝 宋 顏延之 《和謝靈運》詩:“去國還故里,幽門樹蓬藜?!薄睹魇贰ね跫移羵鳌罚骸?家屏 柄國止半載,又強半杜門,以戇直去國,朝野惜焉。” 夏曾佑 《將改官出都》詩:“連天芳草送征輪,未充低徊去國身?!?/p>
(3).離開故鄉(xiāng)。 宋 蘇軾 《勝相院經(jīng)藏記》:“有一居士,其先 蜀 人……去國流浪,在 江 淮 間?!?/p>
重五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日。即端午節(jié),又稱重午。 宋 王楙 《野客叢書·重三》:“今言五月五日曰重五,九月九日曰重九?!?明 袁宏道 《和伯修家字》:“京師盛重五,所在競繁華?!?清 姚鼐 《祭侍潞川文》:“重五泛舟,萬夫呼譟?!眳⒁姟?端午 ”。
還家
(1).回家。《后漢書·臧洪傳》:“ 中平 末,棄官還家,太守 張超 請為功曹。” 唐 韓愈 《送進士劉師服東歸》詩:“還家雖闕短,指日親晨飱?!薄抖膛陌阁@奇》卷十一:“﹝ 滿生 ﹞行至 汴梁 中牟 地方,有個族人在那里做主簿,打點去與他尋些盤費還家?!?/p>
(2).歸還農(nóng)家。 陳殘云 《南大門風(fēng)光·河畔飄起紅旗》:“土改的鑼鼓聲,和貧苦農(nóng)民‘土改還家’的歡笑聲,震蕩了 深圳 南岸勞苦者的心聲,有些人回到家鄉(xiāng),分到了土地,安居樂業(yè)搞生產(chǎn)。” 周立波 《暴風(fēng)驟雨》第二部六:“咱們挖地主財寶是要咱們的血汗帳,是財寶還家?!?/p>
(3).指把農(nóng)作物收獲回來。 劉澍德 《拔旗》:“附帶還有一條:注意不要拋撒,保證顆粒還家。”
登高
登高 (dēnggāo) 上到高處。也特指重陽節(jié)登山的風(fēng)俗 ascend a height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唐· 李白《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周必大名句,陶淵明己酉重九詩一首某以此年此日舟次吉水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