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北朝 劉勰《文心雕龍·物色》:
摘自《文心雕龍·物色》
解釋:把感情傾注于客觀景物就像贈與一樣,客觀景物觸發(fā)的意興就像酬答一樣。
原文摘要:
物色雖繁,而析辭尚簡;使味飄飄而輕舉,情曄曄而更新。古來辭人,異代接武,莫不參伍以相變,因革以為功,物色盡而情有馀者,曉會通也。若乃山林皋壤,實(shí)文思之奧府,略語則闕,詳說則繁。然則屈平所以能洞監(jiān)《風(fēng)》、《騷》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贊曰∶山沓水匝,樹雜云合。目既往還,心亦吐納。春日遲遲,秋風(fēng)颯颯,情往似贈,興來如答。
- 和毛秀才江墅幽居好十首——— 穆修〔宋代〕
- 春日拜垅經(jīng)田家——— 梅堯臣〔宋代〕
- 買劍——— 張煒〔宋代〕
- 題汪季路太丞魏野草堂圖二首——— 楊萬里〔宋代〕
- 浪淘沙(將去南陽作)——— 葛勝仲〔宋代〕
- 唐律寄呈父鳳山提舉十首——— 汪元量〔宋代〕
- 海城秋夕寄懷舍弟——— 李中〔唐代〕
- 旅次朔方 / 渡桑干——— 劉皂〔唐代〕
- 勸農(nóng)十首——— 熊克〔宋代〕
- 鑒湖道中口占——— 喻良能〔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