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文同《采芡》:
芡盤團團開碧輪,城東壕中如疊鱗。
漢南父老舊不識,日日岸上多少人。
駢頭鬅忪露秋熟,綠刺紅鍼割寒玉。
提籠當(dāng)筵破紫苞,老蚌一開珠一掬。
吹臺北下凝祥池,圃田東邊仆射陂。
如今兩處盡堙沒,異日此地名應(yīng)馳。
物貴新成味尤美,可惜飄零還入水。
料得明年轉(zhuǎn)更多,一匝清波流萬子。
注釋參考
老蚌
對有賢子者的譽稱。《南史·王珍國傳》:“﹝ 王珍國 ﹞還為大司馬中兵參軍。 武帝 雅相知賞,謂其父 廣之 曰:‘ 珍國 應(yīng)堪大用,卿可謂老蚌也?!薄赌淆R書·王廣之傳》作“老蜯”。參見“ 老蚌生珠 ”。
一掬
亦作“ 一匊 ”。兩手所捧(的東西)。亦表示少而不定的數(shù)量?!对姟ば⊙拧げ删G》:“終朝采緑,不盈一匊?!?毛 傳:“兩手曰匊。”《文子·上德》:“土之勢勝水,一掬不能塞江河?!?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種胡荽》:“一升子與一掬濕土和之。” 唐 賈島 《望山》詩:“虬龍一掬波,洗蕩千萬春?!?清 丘逢甲 《去歲初抵鮀江,今仍客游至此,思之憮然》詩:“西風(fēng)一掬哀時淚,流向秋江作怒濤?!?聞一多 《收回》詩:“留心那一掬溫存,幾朵吻?!?/p>
文同名句,采芡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