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梅堯臣《送方進士游廬山》:
長風沙浪屋許大,羅剎石齒水下排。
歷此二險過湓浦,始見瀑布懸蒼崖。
系舟上岸入松徑,三日踏穿新蠟鞋。
路盤深谷出嶺望,后山日照前山霾。
偶逢風雨恐衣濕,側(cè)倚石脅人相乖。
雨收不覺在高處,卻見僮仆提攜偕。
水聲不絕鳥聲好,藥草香氣人人懷。
老僧避俗去足跣,野客就澗開門為。
樹 隱映見寺剎,層層杳杳躋云階。
塢田將獲鳥雀橫,秋果正熟猴猿 。
東林淡 應似舊,唯此足以待爾儕。
子心灑落撇然往,我主塵垢難磨揩。
注釋參考
系舟
泊舟。 唐 杜甫 《洞房》詩:“繫舟今夜遠,清漏往時同。” 郭沫若 《漁翁吟》:“漁翁來賣魚,繫舟輪船下?!?/p>
上岸
上岸 (shàng àn) 舍舟登陸。比喻棄邪歸正 land;go shore;go on shore 我們在海邊上岸 他現(xiàn)在洗手上岸了松徑
松間小路。 南朝 梁 劉孝先 《和亡名法師秋夜草堂寺禪房月下》:“洞戶臨松徑,虛窗隱竹叢。” 唐 元結(jié) 《登白云亭》詩:“出門見 南山 ,喜逐松徑行。” 宋 蘇轍 《游鍾山》詩:“石梯南下俯城闉,松徑東蟠轉(zhuǎn)山谷。”
三日
(1).三天?!兑住ばM》:“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p>
(2).一個月的第三天。 三國 魏 曹丕 《與吳質(zhì)書》:“二月三日, 丕 白:歲月易得,別來行復四年。”
(3).指三月三日上巳節(jié)。 晉 潘尼 《三月三日洛水》詩:“聊為三日游,方駕結(jié)龍旂?!?/p>
梅堯臣名句,送方進士游廬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