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朱慶馀《觀濤》:
木落霜飛天地清,空江百里見潮生。
鮮飆出海魚龍氣,晴雪噴山雷鼓聲。
云日半陰川漸滿,客帆皆過浪難平。
高樓曉望無窮意,丹葉黃花繞郡城。
注釋參考
鮮飆
同“ 鮮飇 ”。 唐 皎然 《宿道士觀》詩:“古觀秋木秀,冷然屬鮮飆。” 宋 賀鑄 《南鄉(xiāng)子》詞:“無限鮮飆吹芷若,汀洲,生羨鴛鴦得自由。”《剪燈馀話·連理樹記》:“梧桐凝露鮮飆起,五色瑯玕夜新洗?!?/p>
出海
出海 (chūhǎi) 船只離開停泊地點駛往海上 go to sea 出海捕鯨 到海上活動、工作 be out 當他們出海三天之后,天氣轉(zhuǎn)晴了龍氣
(1).龍腦香的香氣。 唐 溫庭筠 《陽春曲》:“云母空窗曉煙薄,香昏龍氣 凝暉閣 ?!?顧嗣立 補注:“ 徐 注:《梁四公記》:西海出龍腦香。”
(2).《易·乾》:“云從龍?!焙笠蚍Q云霧為“龍氣”。 元 張翥 《分題送京兆趙耕師尹之臨安路帥府照磨得通海湖》詩:“雨歸龍氣溼,晴浴鶴媒驕?!?元 顧瑛 《芝云堂以風林纖月落分韻得纖字》:“龍氣當天河皷溼,翠痕浮樹月鉤纖?!?/p>
(3).指帝王之氣?!杜f唐書·玄宗紀上》:“上所居宅外有水池,浸溢頃餘,望氣者以為龍氣。” 明 徐渭 《亞夫墓》詩:“王者從來云不死,共疑隆準及重瞳。已占龍氣成天子,卻幸 鴻門 敗乃公。”參見“ 龍虎氣 ”。
晴雪
(1).天晴后的積雪。 唐 錢起 《和王員外晴雪早朝》:“紫微晴雪帶恩光,繞仗偏隨鴛鴦行。”
(2).詩詞中亦用以喻白色之物。 清 陳維崧 《百字令·庚申長安閏中秋》詞:“再瀉金波,重懸晶餅,分外鋪晴雪?!?清 陳維崧 《念奴嬌·題劉震修小像即次原韻》詞:“中秋近矣,人間萬頃晴雪?!贝吮扔髟鹿?。 清 林則徐 《塞外雜詠》:“我與山靈相對笑,滿頭晴雪共難消?!贝吮扔靼装l(fā)。
雷鼓
亦作“ 雷皷 ”。亦作“靁鼓”。1.八面鼓。古代祭祀天神時所用?!吨芏Y·地官·鼓人》:“以雷鼓鼓神祀。” 鄭玄 注:“雷鼓,八面鼓也。神祀,祀天神也?!薄吨芏Y·春官·大司樂》:“靁鼓靁鼗,孤竹之管, 云和 之琴瑟,《云門》之舞,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薄段倪x·張衡<東京賦>》:“雷鼓鼝鼝,六變既畢?!?薛綜 注:“雷鼓,八面鼓?!?唐 楊炯 《盂蘭盆賦》:“雷皷八面,龍旂九斿。”
(2).小鼓。猶今之撥浪鼓?!对贰ざY樂志二》:“雷鼓二,制如鼓而小,鞔以馬革,持其柄播之,旁耳自擊,郊祀用之。”
(3).大鼓,以聲大如雷,故稱。《荀子·解蔽》:“心不使焉,則白黑在前而目不見,雷鼓在側(cè)而耳不聞。” 楊倞 注:“雷鼓,大鼓,聲如雷者?!?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若不一叩洪鐘,伐雷鼓,則不識其音響也?!?/p>
(4).指大鼓發(fā)出的如雷鼓聲。 唐 盧綸 《和張仆射塞下曲》之四:“野幕敞瓊筵,羌戎賀勞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p>
(5).掛在 會稽 城門上的鼓。 清 錢謙益 《奉贈會稽倪太公十四韻》:“揮灑剡藤成五色,鏗鍧雷鼓有餘音?!眳⒁姟?雷門 ”。
(6).指雷,雷聲。《管子·內(nèi)業(yè)》:“不言之聲,疾於雷鼓;心氣之形,明於日月?!薄段倪x·枚乘<七發(fā)>》:“混混庉庉,聲如雷鼓。” 李善 注:“混混庉庉,波浪之聲也。《越絶書》:‘ 越王 勾踐 曰:浩浩之水,聲音若雷霆?!?元 馬致遠 《薦福碑》第三折:“振乾坤,雷鼓鳴;走金蛇,電影開。” 明 夏完淳 《觀濤》:“海女霓旌乍有無,雷鼓填填 屏翳 怒?!卑?, 屏翳 ,雷神名。
亦作“ 雷皷 ”。亦作“靁鼓”。擂鼓,打鼓。雷,通“ 擂 ”。 三國 魏 曹操 《船戰(zhàn)令》:“雷鼓一通,吏士皆嚴。再通,什伍皆就船?!?/p>
朱慶馀名句,觀濤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