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宋太宗《逍遙詠》:
利鈍猶根性,無(wú)緣枉用心。
邪求皆是相,正定理玄深。
巧拙高含識(shí),輕浮力不任。
大乘通語(yǔ)默,稽古便知今。
注釋參考
利鈍
利鈍 (lìdùn) 鋒利與滯鈍 sharp or blunt 兵器各有利鈍 順利與困難 smooth or troublesome 事先權(quán)衡利鈍根性
(1).佛教語(yǔ)。佛家認(rèn)為氣力之本曰根,善惡之習(xí)曰性。人性有生善惡作業(yè)之力,故稱“根性”。 唐 王維 《胡居士臥病遺米因贈(zèng)》詩(shī):“了觀四大因,根性何所有。” 宋 蘇軾 《勝相院經(jīng)藏記》:“凡見聞?wù)?,隨其根性,各有所得?!?清 龔自珍 《妙法蓮華經(jīng)四十二問》:“眾生因緣、根性、福力,各各不同?!?/p>
(2).本性,本質(zhì)。 蘇曼殊 《與高天梅論文學(xué)書》:“惜夫 辜 氏志不在文事,而為宗室詩(shī)匠牢其根性也。” 茅盾 《子夜》十一:“他的希望,他的未盡磨滅的羞恥心,還有他的患得患失的根性,都在這一剎那間爆發(fā)?!?/p>
無(wú)緣
無(wú)緣 (wúyuán) 人與事物或人與人之間沒有碰到一起的可能性,為迷信說法 without luck by which people are brought together 相見無(wú)緣 無(wú)由 have no way of (doing sth.)用心
用心 (yòngxīn) 集中注意力;使用心力;專心 with concentrated attention;attentively 用心聽講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盾髯印駥W(xué)》 勤奮、勤勉或用功以精力集中為特征地 diligently 嘆借書者之用心專?!濉?袁枚《黃生借書說》 用心學(xué)習(xí) 用心 (yòngxīn) 想法;居心 motive; intention 別有用心宋太宗名句,逍遙詠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