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若是愁鎖翠春山,笑時花近眼
出自元代張鳴善《【中呂】粉蝶兒_思情霧鬢云》:
思情。
。
霧鬢云鬟,楚宮腰素妝打扮,恰便似玉天仙謫降人間。
殢人嬌,良人種,誤遭一難。
雖然與風(fēng)月同班,比其自然中看。
。
。
他若是愁鎖翠春山,笑時花近眼。
玉娉婷慵整倦妝奩,常好是懶,懶,翡翠裙低,鳳凰釵重,麝蘭香散。
。
。
相逢到數(shù)載余,別離了兩三番,則俺那美人兒恰才人這筵席間。
美酒泛金波,閑歌隨象板。
投至的歡意闌珊,那其間彼行皆分散。
。
。
分散再相逢,再相逢空長嘆。
人有愿天心必應(yīng),天心應(yīng)人愿何難?纖腰如楊柳枝,粉臉?biāo)铺一ò辍?br>桃柳爭妍花開綻,見年年桃柳開殘。
人生百年,正心思忖,有限朱顏。
。
。
蘇小卿風(fēng)塵意懶,雙通叔名利相干。
雖不學(xué)雙生是對手,也合與蘇氏同班。
雖葬在黃丘上灘,名播在天上人間。
。
。
呀!自古來知音相會果應(yīng)難,爭奈這少年心終歲受孤單。
休將這鳳凰棲老碧梧寒,投至的雁鳴鶯嚦杏花殘。
愁煩,琵琶手倦彈.這堝兒休扭做潯陽岸。
。
。
花鈿額上貼,赤繩足下拴。
少年心終久相輕慢,堅心無憚,準(zhǔn)備并洞房花燭報平安。
。
。
注釋參考
若是
若是 (ruòshì) ——一般用在偏正復(fù)句中偏句的開頭,表示假設(shè),相當(dāng)于“要是”、“如果”,正句中常用“就”、“便”跟它相呼應(yīng) if 若是似都管看待我們時,并不敢怨悵。——《水滸傳》 他若是不去,我們就讓別人去春山
(1).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唐 王維 《鳥鳴澗》詩:“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金 元好問 《游黃華山》詩:“歸來心魄為動蕩,曉夢月落春山空?!?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潘太守詩》:“莫待 瀟湘 芳草緑,春山處處子規(guī)聲?!?/p>
(2).春日山色黛青,因喻指婦人姣好的眉毛。 唐 李商隱 《代董秀才卻扇》詩:“莫將畫扇出帷來,遮掩春山滯上才?!?元 吳昌齡 《端正好·美妓》套曲:“秋波兩點真,春山八字分?!?清 洪楝園 《后南柯·釋酗》:“問何時消除芥蔕,終不免愁鎖春山未展開?!?/p>
(3).指春神。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打春》:“立春日, 大興 、 宛平 縣令設(shè)案於午門外正中,奉恭進(jìn)皇帝、皇太后、皇后芒神土牛,配以春山?!?/p>
時花
應(yīng)季節(jié)而開放的花卉。 宋 梅堯臣 《乞巧賦》:“列時花與美果,祈織女而丁寧?!?清 韓泰華 《無事為福齋隨筆》卷下:“﹝ 落梅山房 ﹞外為園,古木時花,牡丹最盛?!?/p>
張鳴善名句,【中呂】粉蝶兒_思情霧鬢云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