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事五七言,朝鸞參暮鶠
出自宋代晁說之《謝邵三十五郎博詩卷》:
我嘗為歷學,上元要極遠。
上元有遠邇,疏密出早晚。
顧惟爾大父,皇極探其本。
唐堯上百代,日月來袞袞。
因之知百索,孰可妄憎噂。
子前視我詩,與子論詩壺。
子詩既煥爛,我言得安穩(wěn)。
為子極源流,無難如瓴建。
風雅辟大田,騷些助鋤墾。
曹劉鮑謝輩,風雨得薦藨。
閑居既識陶,詠懷宜知阮。
不有鮑與謝,白也胡婉娩。
茍無阮與陶,蘇州曷息偃。
上下曹劉來,少陵自益捐。
豈易少陵學,浪走徒多踠。
況復爾來人,不灶而市飯。
大兒夸蘇豪,小兒爭黃謇。
詎知韓柳先,學大忘赫烜。
余事五七言,朝鸞參暮鶠。
又如萬仞姿,松巖絕蘭畹。
念彼形似徒,澀舌吞枯菌。
何人分詩文,兩隊有魴鱒。
子早知此病,我語出復返。
何以謝子勤,王道不可緩。
凜凜易春秋,南面儼龍袞。
禮書朝萬邦,寶輅粲朱幰。
顏曾侍珪璋,荀孟陳干盾。
老謾憐驥櫪,壯當勇虎圈。
明朝役高興,蜀道橫碧巘。
我實愛子才,語長情繾綣。
注釋參考
余事
(1).無須投入主要精力的事;正業(yè)或本職工作之外的事?!肚f子·讓王》:“帝王之功,圣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養(yǎng)生也。” 宋 劉克莊 《滿江紅·送宋惠父入江西幕》詞:“滿腹詩書,餘事到 穰苴 兵法?!?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鐵路下》:“可知鐵路之製,于商賈交易、貨物往來猶其餘事,而獨至軍旅之際,關(guān)係尤非淺鮮?!?/p>
(2).多馀的事,不重要的事。 漢 牟融 《理惑論》:“夫履道者,當虛無澹泊,歸志質(zhì)樸,何為乃道生死以亂志,説鬼神之餘事?” 宋 蘇軾 《與吳秀才書》之二:“以長生不死為餘事,而以練氣服藥為土苴也。”
(3).其他的事,別的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不覺有餘事,雖憶與 郗 家離婚?!?唐 韋應(yīng)物 《郊居言志》詩:“但要尊中物,餘事豈相關(guān)。” 清 李漁 《舟中題王安節(jié)畫冊》詩之一:“道人日課無餘事,了卻揮絃便讀書?!?/p>
五七
(1).人死后三十五天。舊時喪禮,人死后每七日祭祀或唪經(jīng),有頭七、三七、五七等。《jin{1*1}瓶{1*1}梅詞話》第十四回:“拙夫死了,家下沒人,昨日纔過了他五七?!薄都t樓夢》第六八回:“親大爺?shù)男⒗u五七,姪兒娶親,這個禮,我竟不知道。” 王西彥 《福元佬和他戴白帽子的?!罚骸跋眿D病死還不曾過五七,一群雞子也風掃落葉似地在兩天里瘟掉了?!?/p>
(2).約計數(shù)目之詞。 宋 胡太初 《畫簾緒論·聽訟》:“凡與一人競訴,詞內(nèi)必牽引其父子兄弟五七人,甚至無涉之家?!薄段饔斡洝返谑呋兀骸巴蠈⑦^來看處,卻是一條白花蛇怪。索性提起來,捽做五七斷。”
晁說之名句,謝邵三十五郎博詩卷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