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姚偓《南源山》:
修徑投幽隱,輕裘怯暮寒。
閑僧能解榻,倦客得休鞍。
白雨鳴山麓,青燈語夜闌。
明朝梯石路,更仗筍輿安。
注釋參考
能解
猶能耐,才能。 唐 柳宗元 《寄許京兆孟容書》:“ 宗元 近欲務此,然力薄才劣,無異能解?!?唐 趙璘 《因話錄·徵》:“ 韓晉公 節(jié)制 三吳 ,多歷年所,取賓佐僚屬,隨其所長,無不得人。嘗有故舊子弟投之,與語,更無能解?!薄吨熳诱Z類》卷九七:“ 呂舍人 記 伊川 説,人有三不幸,以為有高才能文章亦謂之不幸。便是這事乖,少閒盡被這些子能解擔閣了一生,便無暇子細理會義理。”
倦客
客游他鄉(xiāng)而對旅居生活感到厭倦的人。 南朝 宋 鮑照 《代東門行》:“傷禽惡弦驚,倦客惡離聲?!?宋 蘇軾 《書普慈長老壁》詩:“倦客再游行老矣,高僧一笑故依然。” 宋 陸游 《雙頭蓮》詞:“悲歡夢里,奈倦客又是關河千里。”
姚偓名句,南源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