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看登桿踏索,走馬行船
出自元代馬鈺《滿庭芳 寄段錄事孫助教道友等》:
諸公學(xué)道,略聽予言。
如同干句家緣。
試看登桿踏索,走馬行船。
何曾說辛道苦,遇艱難、轉(zhuǎn)轉(zhuǎn)心堅(jiān)。
忘危險(xiǎn),更忘身忘命,忘后忘前。
不管傍人冷笑,殷勤地,常常謹(jǐn)謹(jǐn)專專。
假是蘇秦陸賈,說不回肩。
人能如斯向道,可搜真、搜妙搜玄。
無不悟,又何愁不做神仙。
注釋參考
試看
試著看看;且看。 唐 韓愈 《盆池》詩之五:“且待夜深明月去,試看涵泳幾多星?!?元 康進(jìn)之 《李逵負(fù)荊》第一折:“俺綽起這桃花瓣兒來,我試看咱,好紅紅的桃花瓣兒?!?/p>
踏索
走索。雜技的一種,演員在懸空的繩索上來回走動(dòng),并表演各種動(dòng)作。又稱踏繩。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元宵》:“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聲嘈雜十餘里,擊丸、蹴踘、踏索、上竿。” 宋 洪邁 《夷堅(jiān)三志壬·張三店女子》:“我家本微薄,亦曾去從路岐為踏索之技,所以習(xí)熟?!薄段墨I(xiàn)通考·樂二十》:“絙戲, 漢 世以大絲繩繫兩柱頭閒,相去數(shù)丈,兩倡對舞,行於繩上,對面道逢,肩相切而不傾。 張衡 所謂‘跳丸劒之揮霍,走索上而相逢’是也。 梁 三朝伎謂之高絙,或曰戲繩,今謂之踏索焉?!?許地山 《女兒心》:“她學(xué)會(huì)些江湖伎倆,如半截美人、高蹺、踏索、過天橋等等?!?/p>
馬行
(1).神名?!妒酚洝し舛U書》:“ 冥羊 用羊祠, 馬行 用一青牡馬。”
(2).藥草紫參的別名。見 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草一·紫參》。
買賣馬匹的商行。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 李郎 宜與 一妹 復(fù)入京。某日午時(shí),訪我于馬行東酒樓。”
馬鈺名句,滿庭芳 寄段錄事孫助教道友等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