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宰《運河行》:
運河岸,丁夫荷鍤聲繚亂。
紅蓮幕府誰獻言,運河泄水由函管。
函管掘開須到底,運材歸府供薪爨。
庶幾一壞不可復,民田雖槁河長滿。
民田為私河則公,獻言幕府寧非忠。
我聞此言為民說,急趨上令毋中輟。
小民再拜為我言,函管由來幾百年。
大者用錢且十萬,小者羊此工非堅。
厥初銖積費民力,厥后世世期相傅。
豈但旱時須灌溉,亦尤久潦水傷田。
向來久旱河流絕,放水練湖尤水洩。
州家有令塞函管,函管雖存誰復決。
小須雨澤又流通,函管猶存不費工。
只今掘盡誰敢計,但恐民田縱此廢。
豐年馀水注江湖,涓滴不為農畝利。
有時驟雨浸民田,水不通流禾盡棄。
況今農務正紛紜,高田須灌草須耘。
盡驅丁壯折函管,更運木石歸城闉。
呂城一百二十里,不知被擾凡幾人。
太守仁民古無比,凝香閣下寧聞此。
愿傅新令到民間,函管須塞不須毀。
已填函管無尾閭,大舶通行水有馀。
函管不毀民歡娛,異時潴演無妨渠。
憶昔采詩周太史,不間小夫并賤隸。
試裒俚語扣黃堂,鈇鉞有誅寧敢避。
注釋參考
采詩
搜集民歌。 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樵人十詠·樵歌》:“若遇採詩人,無辭收鄙陋?!?宋 梅堯臣 《田家語》詩序:“因録田家之言次為文,以俟採詩者云?!?/p>
采集民間歌謠。古代有專門機構采詩,為統(tǒng)治階級觀風俗、知得失的一項政治措施。《漢書·藝文志》:“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薄稘h書·食貨志上》:“孟春之月,羣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詩,獻之大師,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今刺史質敏以流惠,舒化以揚名,采詩以顯至德,歌詠以董其文?!?章炳麟 《國故論衡·辨詩》:“ 五季 以降,雖四言之銘,且拱手謝不敏,豈獨采詩可以觀政云爾?!?/p>
太史
太史 (tàishǐ) 官名。三代為史官與歷官之宅,朝廷大臣。后職位漸低,秦稱太史令,漢屬太常,掌天文歷法。魏晉以后太史僅掌管推算歷法。至明清兩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負責,又稱翰林為太史 an official who holds astronom and calendar 指司馬遷所著的《史記》 Historical Records written by Si Maqian 參之太史。——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小夫
(1).平民百姓中的男性?!肚f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離苞且竿牘?!?漢 王符 《潛夫論·交際》:“ 孟軻 辭祿萬鐘,小夫貪於升食?!?宋 曾鞏 《撫州顏魯公祠堂記》:“至今雖小夫婦人,皆知公之為烈也?!?明 李贄 《答耿司寇書》:“翻思此等,反不如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説是事?!?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七:“《豳風》、二《南》、二《雅》、三《頌》,或出於婦人小夫衝口率意之作。”
(2).一般工匠?!峨`續(xù)·中平獸洗款識》 洪適 釋:“下兩字甚野,蓋鑄冶小夫所書者?!?/p>
(3). 秦 時低級軍爵。《商君書·境內》:“爵,自一級已下至小夫,命曰校徒、操、出公?!背?, 俞樾 云:“疑當作士?!币姟吨T子平議·商子》“吏自操及杖以上”。
賤隸
役隸。以其地位低下,故稱。 晉 傅咸 《禁奢上書》:“今之賤隸,乘輕驅肥?!?宋 陳亮 《酌古論·苻堅》:“以有釁攻無釁,雖婦人孺子,末工賤隸,皆知其不可?!?明 梁辰魚 《紅線女》第四折:“陰力見誅,罰為女子,使身居賤隸,氣稟凡俚?!?/p>
劉宰名句,運河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