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詩逐暮潮還,余意憑師筆端說
出自宋代王铚《明師見和梅詩再用韻兼奉送還福唐》:
斲輪妙手聲名歇,誰信出門猶合轍。
后來世外有高禪,凜凜蘭摧并玉折。
久將生死付八還,不數(shù)圖書號三絕。
詩來乃與梅爭妍,獺髓補(bǔ)痕紅未滅。
那知一夜卷東風(fēng),開盡寒枝千點(diǎn)雪。
漢宮婕妤體自香,月裹飛仙長玉潔。
白頭對鏡憶年少,每到花開重離別,愛花取醉惜夜闌,眷戀盈盈花上月。
人歸吹恨落關(guān)山,恨極欲吹羌管裂。
何況東溪漫草寒,學(xué)世猶嗤顏謝拙。
還驚詩律張吾軍,塵戰(zhàn)愧非求嚼鐵。
歸舟滿載萬珠璣,莫顯神龍藏貝闕。
明朝詩逐暮潮還,余意憑師筆端說。
注釋參考
明朝
明朝 (míngzhāo) 〈方〉∶明天 tomorrow余意
不盡之意。 唐 錢起 《太子李舍人城東別業(yè)》詩:“東皋指歸翼,目盡有餘意。”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三·黃鶴樓詩》:“余又嘗論諸詩,古人不以餖飣為工,如 鸚鵡洲 對 漢陽 樹, 白鷺洲 對青天外,超然不為律縛,此氣昌而有餘意也。”
筆端
筆端 (bǐduān) 指寫文章、寫字、繪畫時(shí)筆的運(yùn)用以及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意境 artistic conception of writing or painting 一一呈諸筆端王铚名句,明師見和梅詩再用韻兼奉送還福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