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服登三品,榮名謝九遷
出自宋代周麟之《致政大夫胡公挽詩(shī)五首》:
燕寢追遺事,沈痾嘆積年。
未扶鳩杖起,已報(bào)鹿車懸。
顯服登三品,榮名謝九遷。
英姿寧復(fù)見,歸伴玉臺(tái)仙。
注釋參考
顯服
官服。借指官爵。 晉 陸云 《晉故散騎常侍陸府君誄》:“疇咨羣后,改授顯服,屯騎是撫,雍容皇甸?!?宋 王安石 《朝奉郎守殿中丞前知興元府成固縣楊公墓志銘》:“王以家朝,相隨內(nèi)屬,有子有姓,尚多顯服?!?/p>
登三
(1).謂功德登于三王之上?!段倪x·司馬相如<難蜀父老>》:“方將增 泰山 之封,加 梁父 之事,鳴和鸞,揚(yáng)樂(lè)頌,上減五,下登三。” 李善 注引 李奇 曰:“五帝之德, 漢 比為減;三王之德, 漢 出其上。”《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上咸五,下登三?!?裴駰 集解引 韋昭 曰:“咸同於五帝,登三王之上?!薄赌淆R書·王融傳》:“習(xí) 呼韓 之舊儀,拜鑾輿之巡幸,然后天移云動(dòng),勒封 岱宗 ,咸五登三,追蹤七十。” 唐 王勃 《廣州寶莊嚴(yán)寺舍利塔碑》:“ 高祖 以援疑撥亂,伏紫氣而登三; 太宗 以端拱繼明,自黃離而用九?!?宋 范仲淹 《上張侍郎啟》:“約史徇名,勉附青云之士,實(shí)偶登三之盛,獲從旅百之先?!?/p>
(2).謂帝王與道、天、地三者并尊。 唐 李商隱 《賀相國(guó)汝南公啟》:“圣上初九潛泉,登三佩契?!?馮浩 箋注:“此所謂登三者,謂帝王與道、天、地三者并尊也?!薄杜f唐書·音樂(lè)志三》:“穆穆我后,道應(yīng)千齡。登三處大,得一居貞?!?/p>
榮名
榮名 (róngmíng) 榮譽(yù);美名 glory;good name 死有遺業(yè),生有榮名。——《淮南子·務(wù)修訓(xùn)》九遷
(1).多次升遷。 漢 蔡邕 《表太尉董公可相國(guó)》:“昭發(fā)上心,故有一日九遷?!?唐 韓愈 《上張仆射書》:“茍如是,雖日受千金之賜,一歲九遷其官,感恩則有之矣?!?明 張居正 《謝賜玉帶疏》:“冒此殊恩,感奚若啻於九遷,懼實(shí)深於三褫?!?清 朱彝尊 《送少牢張先生假旋京口》詩(shī)之一:“袞袞諸公歲九遷,先生何事賦歸田?”
(2).多次遷徙。形容驚擾不安。 晉 陶潛 《閑情賦》:“意惶惑而靡寧,魂須臾而九遷。” 唐 顧況 《寄上兵部韓侍郎奉呈李戶部盧刑部杜三侍郎》詩(shī):“圣代逢三宥,營(yíng)魂空九遷?!?/p>
周麟之名句,致政大夫胡公挽詩(shī)五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