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冠落佩,此心不待白髭須
出自宋代張元干《水調(diào)歌頭》:
放浪形骸外,憔悴山澤癯。
倒冠落佩,此心不待白髭須。
聊復脫身鵷鷺,未暇先尋水竹,矯首漢庭疏。
長夏啖丹荔,兩紀傲閑居。
忽風飄,連雨打,向西湖。
藕花深處,尚能同載曲生無。
聽子談天舌本,澆我書空胸次,醉臥踏冰壺。
畢竟凌煙像,何似輞川圖。
注釋參考
倒冠落佩
亦作“ 倒冠落佩 ”。 1.指棄官歸隱。冠、珮是官員正服的打扮。 唐 杜牧 《晚晴賦》:“若予者則為何如?倒冠落珮兮,與世闊疎。敖敖休休兮,真徇其愚而隱居者乎!” 宋 蘇軾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詩:“但當謝客對妻子,倒冠落佩從嘲駡。”
(2).指隱者裝束。《剪燈新話·龍?zhí)渺`會錄》:“ 陸處士 遂離席而陳詩曰:‘……鼓瑟吹笙傳盛事,倒冠落珮預華筵?!?/p>
見“ 倒冠落珮 ”。
成語解釋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xiāng)。倒冠落佩出處唐·杜牧《晚晴賦》:“倒冠落佩兮與世闊疏,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隱居者乎?!?h3>不待不待 (bùdài) 不必,不用;不等 needlessly 不待你來,他就走了髭須
髭須 (zīxū) 嘴周圍的胡子 moustache張元干名句,水調(diào)歌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