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報師恩常念念,三年守服豈能休
出自元代馬鈺《望蓬萊 道友修庵》:
丘與馬,入道絕貪求。
欲報師恩常念念,三年守服豈能休。
何處好藏頭。
舊居址,深謝許同修。
但愿我公同我志,同心同德做同流。
同步訪瀛
注釋參考
念念
(1).一個心念接一個心念;每一個心念。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若有天眼,鑒其念念隨滅,生生不斷,豈可不怖畏邪!”《西游記》第二七回:“出家人時時常要方便,念念不離善心。”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p>
(2).引申為一心一意。 吳樾 《<an{1~1}殺時代>自序》:“予于是念念欲殺盡此輩。”
(3).佛教語。謂極短的時間,猶言剎那?!栋儆鹘?jīng)·病人食雉肉喻》:“一切諸法念念生滅,何有一識常恒不變?!薄毒S摩經(jīng)·方便品》:“是身如電,念念不住。” 宋 蘇軾 《龜山辯才師》詩:“此身念念浮云改,寄語長 淮 今好在?!?/p>
(4).讀一讀。 陳殘云 《山谷風煙》第二四章:“ 老楊 謙虛說:‘我念念可以,講解可不行呵。’”
守服
猶守孝。 元 武漢臣 《老生兒》楔子:“我那兄弟媳婦兒要領(lǐng)著孩兒,到他那爺娘家里守服去了?!?明 高明 《琵琶記·散發(fā)歸林》:“他父母都死了,只是一個媳婦支持,如今小姐要同他回去守服,有何不可?” 趙樹理 《地板》:“她給她娘守服,穿著白鞋?!?/p>
豈能
豈能 (qǐnéng) 怎能;哪能 how can 我豈能反對?馬鈺名句,望蓬萊 道友修庵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