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蘇軾《王維吳道子畫》
何處訪吳畫,普門與開元。
開元有東塔,摩詰留手痕。
吾觀畫品中,莫如二子尊。
道子實雄放,浩如海波翻。
當其下手風雨快,筆所未到氣已吞。
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
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
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
摩詰本詩老,佩芷襲芳蓀。
今觀此壁畫,亦若其詩清且敦。
祗園弟子盡鶴骨,心如死灰不復溫。
門前兩叢竹,雪節(jié)貫霜根。
交柯亂葉動無數(shù),一一皆可尋其源。
吳生雖妙絕,猶以畫工論。
摩詰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謝籠樊。
吾觀二子皆神俊,又于維也斂衽無間言。
注釋參考
亭亭
亭亭 (tíngtíng) 高聳直立的樣子 erect;upright 亭亭凈植?!巍?周敦頤《愛蓮說》 亭亭獨立?!鳌?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亭亭如蓋。——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氣 gracefull雙林
(1).指 釋迦牟尼 涅槃處。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法云寺》:“神光壯麗,若金剛之在雙林?!?周祖謨 校釋:“佛在 拘尸那城 阿夷羅跋提河 邊娑羅(sala)雙樹前入般湼槃(見《大般湼槃經(jīng)》)。在今 印度 北方Kasia(距Gorakhpur約三十二英里)?!?南朝 梁元帝 《荊州長沙寺阿育王像碑》:“然俱冥四德,脫屣雙林;示表金棺,現(xiàn)焚檀槨?!?唐 王勃 《釋迦佛賦》:“雙林告滅,演摩訶般若之教,示阿耨多羅之訣?!眳⒁姟?雙樹 ”。
(2).借指 釋迦牟尼 。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jīng)論》:“別於方等深經(jīng),領(lǐng)括樞要,源發(fā)般若,流貫雙林?!?唐 姚合 《贈王山人》詩:“既能施六度,了悟達雙林?!?/p>
(3).借指寺院。 唐 韓翃 《題龍興寺澹師房》詩:“雙林彼上人,詩興轉(zhuǎn)相親?!?五代 齊己 《答陳秀才》詩:“他年立名字,笑我老雙林?!?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司空曙》:“遷謫 江 右,多結(jié)契雙林,暗傷流景?!?/p>
彩暈
彩色的云氣。 宋 蘇軾 《王維吳道子畫》詩:“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p>
扶桑
扶桑 (fúsāng) 亦名朱槿,錦葵科植物。花冠大型,是著名觀賞植物 red hibiscus 神話中的樹木名 a kind of tree 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山海經(jīng)·海外東經(jīng)》。 郭璞注:“扶桑,木也?!?郝懿行箋疏:“扶當為榑?!墩f文》云:“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后用來稱東方極遠處或太陽出來的地方 扶桑開朝暈,此高臺端。——《文選·陸士衡·樂府·日出東南隅行》 行乎東極之外,經(jīng)扶桑之中林。——左思《吳都賦》 傳說中的東方海域的古國名,我國相沿以為日本的代稱 mystic island,usually indicating Japan 扶又若薺?!?王維《送秘書晁監(jiān)還日本國·序》 扶桑正是秋光好,楓葉如丹照嫩寒。—— 魯迅《送增田君歸國》 赤縣扶桑一衣帶水。—— 郭沫若《沁園春》蘇軾名句,王維吳道子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