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已乘八使車,通守合分五馬符
出自宋代楊萬里《送吉州通判趙德輝上印起闕》:
太守九秋霜,通守三春風(fēng)。
太守鏡照膽,通守淵涵空。
古來人才在寒士,皇家人才在宗子。
君看二趙作廬陵,寬猛晦明兩相濟。
太守已乘八使車,通守合分五馬符。
行看二趙俱法從,老夫別獻中和頌。
注釋參考
太守
太守 (tàishǒu) 漢朝設(shè)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別稱太守 prefect 太守即遣人。——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太守自謂也。——宋· 蘇軾《教戰(zhàn)守》 太守與客來飲。 太守宴也。八使
漢順帝 時的 周舉 、 杜喬 等八人同日拜使,巡行州郡,謂之“八使”。《后漢書·周舉傳》:“時詔遣八使巡行風(fēng)俗,皆選素有威名者,乃拜 舉 為侍中,與侍中 杜喬 、守光祿大夫 周栩 、前 青州 刺史 馮羨 、尚書 欒巴 、侍御史 張綱 、 兗州 刺史 郭遵 、太尉長史 劉班 并守光祿大夫,分行天下……天下號曰‘八俊’?!?唐 劉長卿 《送薛據(jù)宰涉縣》詩:“頌德有輿人,薦賢逢八使?!?宋 范仲淹 《祠風(fēng)師酬提刑趙學(xué)士見貽》詩:“八使重古禮,作詩歌祭義?!?/p>
通守
官名。 隋 開皇 時設(shè)置,佐理郡務(wù),職位略低于太守。 清 代稱通判為“通守”。亦指任通守之職。 宋 蘇軾 《別天竺觀音詩》序:“余昔通守 錢唐 ,移蒞 膠西 ?!?/p>
合分
宋 代對妃嬪的稱呼。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駕幸臨水殿觀爭標(biāo)錫宴》:“大龍船約長三四十丈……兩邊列十閤子,充閤分歇泊。中設(shè)御座龍水屏風(fēng)。” 宋 周密 《武林舊事·宮中誕育儀例略》:“宮中凡閤分有娠,將及七月,本位醫(yī)官申內(nèi)東門司及本位提舉官奏聞門司特奏?!?